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喜送喜报分享喜悦 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李雁平

    2014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晓,高三全体师生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本工程”的课改实践中,全体师生顺利通过了检验,用有力的达线数字奏响了成功的乐章。

    7月1日,我校高三30多位老师,在王增科副校长的统一安排下,在李忠孝、杨银安两位主任的带领下,分8个小组,前往洪洞、浮山、古县、大宁、安泽、隰县、永和、乡宁、吉县、襄汾、霍州、汾西、尧都区14个县区、上百个行政村,深入63所初中,为2014年高考达线生和他们的初中毕业学校发送喜报。

    在于家长攀谈的过程中,他们所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许多家长讲到:孩子三年前中考没有考上一中、三中,当时还犹豫上不上师大实验中学。可是,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孩子的成绩比三年前同时考上一中、三中的同学高出一大截。孩子们的高考成绩彻底颠覆了他们三年前的忧虑。

    在浮山,杨帆同学的邻居看到喜报,连连道喜,他拍着杨帆的肩膀说:“545分哩,这分数上个好大学没问题!”杨帆家长看到我校老师感谢地说:“咱们学校课改好啊!我家杨帆在课改中收获太多了。三年前,孩子的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仅考了598分,是以定向生的身份进入山西师大实验中学的。当时我觉得他高考能达二本线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三年后,孩子竟考出了545分的喜人成绩,高出今年一本线11分。我感谢学校的课改、感谢校长、感谢老师。你们一定要把我的感谢转告到啊!”

    206班刘媛媛妈妈听说我们的老师要来,特地在家里等着。老师们一进门,沏茶、洗水果热情招待。她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谢谢老师在孩子学习道路上的细心栽培和支持鼓励。她说孩子担任班长一职是对孩子一种很好的锻炼。孩子变得懂事了、成熟了,也很有大局观念和情绪调控力。

    当我们到了刘村镇的一学生家中,孩子的妈妈说:听说你们要来,孩子在外打工专门请假回来了。这名学生今年考的不错,正在为是上军校还是其他大学而困惑,我们的到来,为家长、孩子解除了疑虑,家长高兴地说:有你们这样的学校真是太好了,领导想得周到,老师做得好,太谢谢你们了,等我家小姑娘大了也上你们学校。

    已经晚上八点多了,送喜报的老师打算先回家第二天再继续送,这时李慧靖的家长打来了电话,问我们今天能否把喜报送到家,话语中尽是期盼之意。到她家村口时,只见她已经在迎接我们了。到她家时,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瓜子、杏和桃子,家人的热情让我们一天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她的爷爷奶奶高兴地把我们带到家里,妈妈专门去村口的饭店买菜,非得挽留我们吃晚饭。李慧靖今年考了596分,高出一本线八十多分,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家人的喜悦和骄傲之情。他们说近几年村子里都没有这么好的成绩。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赵书妍同学,208班,中考614,高考540。她的家长说,赵书妍的心态在高中阶段有了很好的改变,这也是她高考时状态颇佳,发挥很好的重要原因。家长说:“这与老师们的鼓励、引导是分不开的。”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安泽县府城镇-----210班臧国栋的家里。臧国栋同学今年以58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当我们来到家里的时候,许多人一下子围了过来。臧国栋拿着喜报和父母一起合影留念,人群中发出啧啧赞叹声。臧国栋80多岁的爷爷摸着喜报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再说:“师大实验中学真好,让我的孙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感谢领导和老师。”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这种感谢的背后,我们老师收获的是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这种理解和信任,让老师们温暖感动。作为一名老师,最令自己感动和骄傲的是看到自己培育的孩子在最后收获的季节满载而归,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付出的意义。这可能就是当老师的幸福吧。

    在金殿一中、二中贴喜报时学校领导正在开会,三年前两校几名学生同时来到我校,今年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我们刚要表达谢意,学校领导们先迫不及待地说:“非常感谢师大实验中学,你们学校这几年办的越来越让人放心了,我们一定发挥好这喜报的教育功能,树立榜样。”

    送喜报的短短三天,我校老师向学生、向学校表示祝贺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收获。学生、家长、校长,还有社会各界的对我校的课改的赞誉,对我校教学质量的好评,既让我们欢欣,也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