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点燃学习内驱力,提升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高二物理组在4月8日举行的学科节活动中,精心策划了一场以“水”为燃料、以“梦”为动力的水火箭制作发射大赛。从课本中的“反冲运动”到亲手制作的“航天模型”,11支参赛队伍用智慧与汗水践行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筑梦:当理论照进现实
赛前一个月,高二物理组的教师为参赛队员开展了培训课程,详细传授水火箭制作原理、技巧与注意事项,并亲手制作水火箭进行试飞展示。通过水火箭试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发射角度、装水量、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飞行(如飞行方向失控、旋转等情况)展开深入思考与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各因素对飞行效果的影响。

启航:当水箭刺破晴空
比赛前一日,各参赛队提交了水火箭的设计海报,并围绕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关键技巧展开交流分享。比赛当日,南校区操场变身“航天发射场”——高二物理组教师率先演示水火箭发射,随后各队按抽签顺序依次登场展示。

一支支水火箭昂首挺立,依次稳稳列上发射架。队员们精准注入定量清水,旋紧箭体后紧握打气筒往复加压,气压表指针在表盘上匀速震颤,逐渐逼近标红的临界值。“3、2、1——发射!”随着裁判哨声响起,高压气体裹挟着水流迅猛喷出,箭体瞬间挣脱支架束缚,携着破空声拔地而起,于碧空划出一道由力与速度编织的优美抛物线,托举着同学们的科学创作热忱直上云端。

回响:当实践反哺成长
由物理组教师与学生代表联合组成的评审团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从“海报设计展示”的科学原理阐释和创意呈现度,以及“现场发射飞行距离”两大维度独立打分,两项得分累加形成最终成绩。
颁奖仪式上掌声雷动,获奖团队高举着承载航天精神的奖品与奖状,而所有参与学生都在这场以科技创新为底色的“沉浸式学习”中留下了深刻的成长印记。

结语:以科学之名,赴未来之约
为期一月的水火箭大赛圆满落幕,而同学们的科学探索之路正从这里启航。正如教导处主任李明在总结讲话时所说:“今天升空的水火箭,是你们用动量守恒定律书写的首行‘宇宙诗篇’。愿同学们以好奇为燃料,以实践为舵,在人生星海中,做敢于将‘梦想方程式’化为‘现实抛物线’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