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校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的组织下,做好安全工作常规,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全面排查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认真组织疏散演练活动,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为校园安全再添坚实保障。
隐患排查:消除风险筑防线
5月以来,各处室、各年级安全小组对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对标整改,尤其对校园各类电源、充电设备、电子设备、门窗、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涉及的安全风险,一一整改落实,建好安全台账,常抓不懈,坚决将安全风险杜绝在日常防控之中。
规范管理:强化常规守底线
5月12日下午,学校启动了“常规强化月”活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对安全管理的常规做点进行了统一部署,细化安全岗位职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教辅人员安全规范,明确值班安全做点,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守牢安全底线。

加强学习:压实责任护平安
5月16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有关论述,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针、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强化各级安全责任,促进长效治理。
主题班会:知识学习强意识
5月11日晚,各班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们通过播放临汾市安全教育平台的防灾减灾专题教育视频《被困废墟后如何自救》,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了在废墟中如何保持冷静、寻找生存空间、发出求救信号等实用的自救知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掌握自救技能的重要性。随后,师生们还围绕 "如何应对常见的灾害风险" 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防震疏散演练:实战演练提能力
5月14日上午,学校组织开展了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开始前,政教处制定了详细的分层疏散方案,明确各楼层应急响应机制与责任分工:当第一声警报信号响起,一、二层班级学生在代课老师引导下,沿指定安全通道快速撤离至操场;三层及以上楼层学生迅速抱头躲在课桌旁进行避险。第二声信号响起后,三层及以上班级有序从两侧楼梯向下撤离,老师们始终坚守岗位,在拐角处、楼梯口等关键位置引导学生规范避险,防止拥挤踩踏。从首声警报响起到全体师生在操场安全集结,全程快速、认真、有序。抵达安全区域后,各班立即清点人数,确保无一人遗漏,并将清点结果迅速上报演练指挥部,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校园公开课:专家授课增素养
5 月 14 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局临汾监测中心站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带来沉浸式防震减灾公开课。高级工程师杨静系统讲解地震分类、地震带分布、地震预警及应急避险要点;工程师李迎丹通过趣味实验演示震级与烈度的关系,直观呈现震级差异导致的破坏程度不同。工程师张聪聪、吝利民则利用专业仪器检测学生跺脚产生的震波,现场演示地震仪捕捉震源的原理。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抢答。知识的专业性互动的趣味性感染了每个学生。最后,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发放了《防震减灾科普手册》,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积极向身边人宣传,并转化为日常防灾技能。此次公开课,同学们增长了地震知识,培养了科学思维,激发了探究精神,收获满满。





从理论学习到实战演练,从风险排查到整改落实,从强化责任到明确做点,从知识学习到互动体验,系列活动让防灾减灾理念深入人心。我校将持续夯实安全教育根基,为师生安全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