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团委组织开展优秀社团思政课观摩展示交流活动

学生社团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关键阵地。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功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6月12日,校团委在团队活动室开展了“优秀社团思政课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未央汉服社指导老师史小娟主讲,部分社团指导老师及学生社团代表共同参与,通过示范课展示与研讨交流,探索社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史小娟老师以“汉服形制中的文化密码”为主题,围绕汉服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展开教学。课程以“深衣”形制为切入点,通过三个维度层层递进:首先通过播放《千年衣冠》视频,直观呈现历代汉服形制的演变,引导学生感受服饰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其次,聚焦“深衣”的形制,剖析其袖口、衣襟、腰带中蕴含的“天圆地方”“地道方正”“人道中庸”等哲学思想以及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围绕“汉服形制特点”“如何看待汉服复兴”等问题展开思辨和互动,鼓励学生以理性态度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课后,剪纸社、文学社、棋魂社、手工社、武术社的指导老师各抒己见,从课程方法、课堂互动、思政目标达成度等多方面展开了点评,大家一致肯定史老师课堂设计巧妙,讲解生动,将抽象思政元素具象化,达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契合“以文化人”的育人要求。同时,老师们也直言不足,为课程的优化提供了改进建议。

校团委书记王晓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社团思政课”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也是推进“社团课程化”改革的重要实践。各社团要立足自身特色,充分挖掘社团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将社团的“变量”转化为思政育人“正能量”。

校团委经过持续探索,已形成“2+N”育人模式(“课间思政+社团思政课”双核驱动,N是社团特色思政活动协同发力),未来将以“思政社团”与“社团思政”双向融合为突破口,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团思政品牌,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优质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