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报告作为学生将学习情况进行文字展示的一种方式,是我校目前展示课堂上以口头展示为主的这一方式的有力补充。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督促学生落实知识、表达认识、深入思考,是将碎片化学习和整体化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抓手。
上一学年我校学务处指导下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的学后反思和考后反思等就是学习报告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在指导学生书写学习报告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为全面实施学习报告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时间:保证自主课。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学习报告都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来完成。
2.空间:多媒体的开放。学习报告的完成有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搜索和模型制作,展示也需要多媒体平台。
3.前提:学案编写简洁化——以学习目标和问题设置为主,便于学生完成任务型学习报告。
4.数量:学习报告的完成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决定,不能为学习报告而写学习报告。一般要在重点和难点内容、阶段性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对学生前瞻性发展意义重大的内容或者是学生自我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之后。学校对学习报告的数量不做硬性规定,由年级组依据学生学科特点具体确定数量,但每学期每一学科都必须指导学生写一定数量的学习报告。
5.形式:学习报告的形式依据年级和学科的不同可以百花齐放。起始年级即使是只言片语也要写,高三年级多是知识结构和错题好题积累等。
6.评价:遵循有写就要评的原则。通过教师评语评价、课堂展示评价、小组长评价等方式对学习报告进行及时批阅并对优秀学习报告进行及时展示。班级、年级组、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优秀学习报告的评选和展示、奖励。
7.完成:学习报告要在专门的本或纸上完成,便于学生保存。
1.服务性原则——服务于学生知识落实、认识提升和潜能开发,而不能越俎代庖地取代自主、展示、检测等正常的学习流程和学习环节。
2.个性化原则——要以多元性、多样化的态度认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学习报告。
1.9月份,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自己要身先士卒地写学习报告并积极指导学生书写学习报告,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学习报告。
2.10月份,学生要能会写学习报告,教师要有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学习报告实施的反思总结。
3.11月份,继续探索并丰富学科学习报告制度的实施和评价。
4.12月份,各年级各学科对学生书写的学习报告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遴选并进行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