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教坛动态 > 正文
上出好课并不难

——读黄玉峰《上课的学问》一书有感

上出好课并不难·读《上课的学问》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每个教师都在思考如何上出精彩的课,让学生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被那些精妙的原理和迷人的定律所惊叹,被那些精美的诗篇和伟大的人性所折服。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读一下黄玉峰所著的《上课的学问》一书,或许就会获得启迪,找寻到上出好课的秘诀来。

1.教师要成为做学问能手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经常闪现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位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黄老师就是这样,用一辈子的精力来用心准备每一节课的。

《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优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方法篇)》,是黄玉峰给大学生上课的系列讲座的汇编。从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等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教材之外的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价值,介绍了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方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信手拈来、纵横开阖,与他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刻苦学习、潜心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教师备课所能找到的课程资源要比过去丰富了很多,只要打开电脑,在“度娘”中搜寻某一篇课文的教材和相关课程资源,就能找到一大顿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的备课也比过去方便了很多,下载一些教案和课程资源,将自己的构思和喜欢的案例拼接在其中,一篇教案就出来了。不过,在便捷的同时,有一些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采用便捷的方式所获得资料,大都是二手、三手甚至是完全没有可信度的资料,大多都是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教学的信息和资料,必然会被其中很多片面的观点甚至错误的解读所迷惑,在教学中误导学生。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名家的诗作,各地的语文教材都会选用。很多教师解读这首诗时,都会强调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鄙视权贵,憎恨黑暗势力,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黄玉峰提醒大家,要解读一首诗,需要将其放在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之中,才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黄玉峰认真研读过李白的九百多篇作品,几乎是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都看过,对李白的一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他就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将这首诗放在李白一生这一大背景中去,让学生在全面了解李白的基础上读懂这首诗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一个功利心非常强的李白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慢慢建立起来了,因为在宫廷里常常喝酒喝的烂醉如泥,又口风不严常常把宫廷里的秘密传到外面,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被踢出宫廷。为此事心里不快活,在和山东的老乡告别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发牢骚的赠别诗。当然,诗的文学价值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所表达的思想却并非网络上那些教师所解读的。

认真研读第一手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把握一位作者的成长轨迹和思想变迁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去解读他某一个时期的某一篇作品,就不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黄玉峰研究李白如此,研究杜甫、苏东坡、鲁迅……也是如此。他做过诗经专题、楚辞专题、唐诗宋词专题、鲁迅专题、胡适专题、皇帝专题、红楼梦专题、西方文化专题……等系列专题的研究,在电视台做过多个专题的系列讲座,还出版过《说李白》、《说杜甫》、《说苏东坡》……系列研究书籍。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系统、深刻的研究,为他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正如《语文世界》副主编潘新和所说:“教师不做学问,不研究问题,怎能上好课?要做专题、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微观、中观到宏观,由点、线到面……学问做到了,有思想、有见解,便不必在‘怎么教’上煞费苦心,怎么上都是好课。”

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食欲”

陶行知喂鸡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演讲。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公鸡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一会儿,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了。陶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黄玉峰也说:“上课的目的,不是把饭嚼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要勾起他们正常的食欲,指给他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教会他们如何去获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一堂课的时间很短,能够做的事情很有限,教师不要期望通过强行灌输的方式把许许多多的知识硬塞给学生,这样做既无成功的可能,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上课最重要是把学生胃口吊起来,让他们在下课的时候感到意犹未尽,在课后不断去探究思考。

怎样勾起学生正常的“食欲”呢?黄玉峰在书中介绍了很多方法或路径,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回”:回到常识,回到原点,回到理性,回到真相,回到自我。

 汉字是汉语最小的单位,许多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对比古汉语和现代文时,常常会被古今异义的汉字的巨大差异所困惑。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在上课时回到文字的原点,分析从古至今汉字演化的特点,找到其内在的联系。比如“集”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一句,“集”的意思“飞鸟停留”,而现在的意思是“集中”,看上去差异如此大的解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黄玉峰先从“集”的上半部“隹”的象形文字开始,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明白“隹”其实就是一只鸟。然后找寻和“隹”有关的字,“雀”是小鸟,“雞”是会发出叽叽叫声的鸟,“霍”是一阵大“雨”突然降临的时候,树上的鸟会“霍”地一下子飞起来……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集”就是鸟儿停在树上的意思啊!黄玉峰进一步引导学生,“集”还不是原貌,最早是“雧”,树上有三只鸟,表示“多”,也就是一群鸟,所以“集”做动词就是“集中”,作名词就是“集体”了。一个字的解释,看上去绕了一大圈,但正因为回到原点,让学生明白了其变化的来龙去脉,不仅学的有趣,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自己课后也会去做很多探索的尝试。回到原点的过程,通常也是回到常识,回到理性,回到真相,回到自我的过程。一个汉字如此,一篇文章的解读也是如此。

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为了能够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好的作品,还是煞费苦心的。一些名篇巨作,为了节省时间,常常会从中节选一些段落和章节让学生学习,期望学生可以从局部理解整体的概况。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一群既没有生活经验,又没有看过原著的孩子,在几十分钟里讨论一部穷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生命的作品。如此一来,大部分人当然都说不出所以然。”看上去似乎很热闹的课堂,其实学生也只不过在只言片语上做些文章,做一些庸常化的发挥,不会有深刻的体验。激发学生“食欲”,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多读原著,在通读原著的基础上,再去分析教材中的所节选的内容,学生就会有感而发。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走马观花读一堆零散的小文章,总结一些不痛不痒的中心思想,不如踏踏实实来读一本书。”学生不能经历几次有关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的巅峰体验,他是不会对文学、对文字有感情的。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夸美纽斯说,头脑不是等待被填满的沟壑,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点燃着火炬的引线,就是兴趣。而格式塔主义学习论更是明确地指出,对知识的精确把握并不是来自零敲碎打分析式的学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顿悟”过程。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也相信伟大作品潜移默化的力量,要好过在茫然无知中蜻蜓点水式的所谓问答讨论、分析讲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不通过和别人唱反调来显示自己的标新立异,善于通过对事理的分析和判断,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以培养,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一切教育问题,终究要从教师本身来寻找出路,因为最终面对学生的还是一线教师。黄玉峰显然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在告诉学生自己的每一个观点时,总会把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完整过程一并告诉学生,学生潜移默化之中,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习惯的培养也在其中了。

比如说他讲屈原的作品《离骚》,会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查找史料,会从班超、刘勰、颜之推、白居易、孟郊等对屈原的批判中还原屈原的人格特征,会从王孝伯等一批对屈原的拥趸者中分析这些粉丝喜欢的是他的那些方面……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黄玉峰向学生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屈原。“他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也不是什么道德完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无视世俗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恃才傲物、相当自恋的个人主义者,是一个苦恋故土和国君的痴心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

黄玉峰认为,思想的奴役无非是两种手段,一是在入口,封锁事实的来源,不让你知道多方面的信息,另一种是在出口,统一思维的方向。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学习一篇文章,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源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评价和考试的时候,尽量少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要让他们将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语文好比一张乐谱,来自作曲家心中的旋律凝固在纸上,而听众所听到的,是通过演奏者自己的理解后的作品,带着演奏者的烙印,而音乐微妙的魅力恰恰就在这个地方。”

只有接触大量的事实和不同的体验之后,学生才可能真正明白那些抽象的思想和观念说的是什么,才谈得上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