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教坛动态 > 正文
学研处工作计划

    根据上学期学研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和本学期学校工作思路,学研处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围绕着转变工作思路来开展各类工作。即以“研”字当头,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等作用,从而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引领作用。基本工作如下:

一、备课组的团队建设

上学期试行了备课组量化考核细则,实现了备课组长会议的常规化,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本学期适应学校“丰富评价内容,加大评价力度”的思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量化考核的反馈。(实现年级组和学研处量化的及时反馈)以反馈评价的方式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二、集体备课及学案编用

集体备课:继续依托年级组的刚性检查和备课组长的柔性引领保证集体备课的到位和效率,并通过每周的反馈评价及时调整。

编写方面:结合上学期与备课组长座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情况,老师们编写要注意实用性(处理好自主编写的学案与教辅书导学案的关系;根据班级的层次有效使用等)

学案上传:便利于老师们继承性地使用上一届的学案和促进学案编写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备课组长负责以章节为单位统一格式上传电子版学案,校园网开辟学案专栏将备课组长上传的学案及时上网,便利于老师们随时使用和参考。

三、教学研究

本学期和未来我校将研究试行“组组通”和“导师制”,课改的新发展和学研处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加强对教学新形势的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我们计划以课题小组为形式、以我们的课堂特别是研讨课为基地,以理论学习为辅助,注重研究成果的辐射性、强化研究过程的有序性,围绕生本工程的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比如: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展示学习的多样性、模式的灵活应用和改进、青年教师在导师制下的成长、学案编用的实效性等困扰我们的问题展开)我们更希望老师们、备课组能以研讨课(确定研讨点、践行研讨点、评价研讨点的实践情况、完善和推广研讨点,丰富和完善课堂实践操作)为抓手开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小切口研究。

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学期继续坚持我校“青蓝工程”实践传统,并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做题考试、听课、教案书写等)、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说课、赛课、板书设计等)、专业的持续发展方面(教学反思、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

五、读书学习

常规单一的读书学习形式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本学期要在读书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上下功夫,听讲座、看录像等基本形式要纳入常规。

六、研讨课

上学期基本实现高密度地开展研讨课的目标,但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开展研讨课的班级集中,展示成为优生表演秀,评课集中在教师表现和知识处理方面。本学期在保持研讨课的常晒化的同时将研讨课开展的重点在“研讨点”的确定、研讨、实践上,并通过学习《有效观课议课》引导老师将听评课的重点转向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七、加强“生本工程”的调研

通过听课、评课、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对“生本工程”推进情况的调研和反馈,为学校教学决策提供支持。

 

 

 

初中学研处工作计划

根据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研处工作计思路,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思路”,结合初中学研特点,结合寒假全体领导研讨结果,特制定本学期初中学研处工作计划如下:

一、          生本工程:

(一)思路: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备课组团队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继续提高集体备课效率、优化学案编用、提升研讨课质量为抓手,灵活运用模式,进一步促进“体验式四环节学习模式”的科学、高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案编写

(1)学案编写:强化学案编写。本学期学案编写的重点是,简洁、有层次、使用、正确处理好学案与教辅书“导学案”的关系。

(2)学习新课标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周集体备课时,以备课主为单位,学习与本次备课内容有关的课标,再研讨备课内容。此外在主备人备课时也要先学习与主备内容有关的课标,再开始备课。

(3)在编写学案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时要紧扣课标。

(4)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要整体规划,面向初中学生的三年发展。同时突出教师的个性,突出学案综合性以及层次性,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让老师教得有特点。

(5)老师要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中考,突出学案的有效性,做到没用的内容不涉及,关系不大的内容少涉及,能开拓、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容多涉及。

(6)学案编写成型后,由各备课组长按章,把学案电子版上传学研处,再由学研处上传校园网。

(三)集体备课

(1)思路:依托备课组长从内容上加以把握,年级组的检查、反馈,使之进一步高效。

(2)集体备课时研讨的内容:重在“学课标,定目标,重研究”。在学研日,首先学习本章节的课标内容,准确定位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准确具体表述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内容,统领学习环节的设计。同时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研讨各学科知识点的采编、设计,研讨模式环节设计的多样和有趣。

(3)集体备课的管理仍按照初中部以前的规定执行。学研处将按时、详细地对到位和在岗情况进行记录。依据“备课组团队评价的量化管理细则”每周进行量化评价和反馈。

附:集体备课的管理条例:

1.到位:年级组派专人,对集体备课进行每天四到位检查,即早:冬季:8:30—11:30,下午:3:00—5:30;夏季:8:30—1:30,下午:3:30—5:30。学研处派专人抽出两次,即:上午、下午随机检查。对于检查没有到位的教师实行谈话和扣分制:即无故不到者,一次年级主任谈话,两次分管主任谈话,三次分管校长谈话,四次或四次以上者校长谈话;每缺席一天在量化考核中扣除1分。

2.主备教师带笔记本电脑,次日将学案打印稿交年级组,电子稿交学研处,年级组、学研处进行检查登记。

3.学研处次日将学研日教师到位、教案电子稿的上交、集体研讨的检查情况及时进行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每周一将上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

4.此后年级组每周检查一次。教师手中标注、补充、修改、完善后的学案,并登记、打分,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检查负责人:各年级主任。

5.此后学研处每月检查一次教师手中标注、补充、修改、完善后的简案,并登记、打分,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检查负责人:初中学研处组织。

6.学研处每学期进行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的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不少于两次。

7.以上检查将作为期末教师考核和评选优秀备课组的依据。

(7)学研日,每个备课组具体督查人,语文:杨午辉、数学:张二虎、英语:张秀丽、文综:白振军、理综:张蕊。

(四)备课组长的管理:

以反馈、评价促进备课组工作的开展和改进。备课组长会议常规化,通过年级组每周开好备课组长两个会议,即每周五下午第八节课的会议,总结、反馈、评价一周备课组的工作情况;每周一第九节课备的会议对本组建设总结、反馈、评价一周备课组的工作情况。年级组有计划、有记录地将常规教学教研工作(如集体备课情况、学案编用情况、研讨课、读书学习等)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反馈、评价。

年级组每周二将两次备课组会议反馈给学研处,学研处将反馈内容及时登记、整理,然后进行公示、评价,为期末优秀备课组的评选做好积累、打好基础。

(五)研讨课

(1)继续开展研讨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研讨课定位准确化。本学期研讨课是继续围绕模式环节的多样性、个性化进行。

(2)研讨课时间:为了提高研讨课的质量,保证学科教师都能参与研讨,本学期,每周将进行两节研讨课,具体时间是:每周三下午第8节课为文科,周四下午第8节课为理科。

(3)研讨课顺序:从2月26—3月1日布置、申报阶段,3月4日开始讲课阶段。每周各按文科、理科的顺序进行研讨课,第九节课评课。研讨课年级按初三、初二、初一的顺序进行;学科:文科按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理科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进行。各学研组长,每周五之前,将下周作课教师名单、班级交学研处,学研处统一安排讲课。

(4)研讨课安排:

时    间:周三下午第8节课、文科;周四下午第8节课、理科。

内    容: 做课教师自定。

申报课型:自选

组 织 者:备课组长

听课评课人员:同教研组教师,学研处、学务处主任,年级主任。

评课地点:学研室

(5)申报程序:

(1)提前一周填写研讨课申报表。

(2) 填写研讨课申报表后,由作课教师邀请听课人员,陈述自己准备的研讨课的课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突破点、教学设计、学法、教法指导等内容。被邀请的老师指出其确定内容的不足,作课教师再修改,直到自己和被邀请听课老师满意为止。

(3)作课教师按学研处安排的时间上课。

(4)评课:以优质学案的标准、学案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和学案学习过程设计评价标准为标准进行。

(5)资料收集:评完课后由备课组长将申报表、听课表、评课表,作课老师的教案、课后反思,整理后一并交学研处。

(6)加大对研讨课的管理力度。年级组、学研处要依据备课组评价细则,督导研讨课的听课人数和评课效果,严格考评,专人负责。

二、教师专业成长

(1)定时学习:时间与考勤。教师每周在教室阅览室的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由阅览室负责考勤,考勤结果每周报教科处,教科处按月汇总公布,并与绩效考核挂钩;领导干部每周五上午第4、5节课集中学习,学研处负责考勤,考勤结果作为教师期末绩效考核的依据。

(2)自主学习:适时选择一些学习材料供老师们学习。每个版块学习完后,学研处将出检测题进行检测。

(3)继续做好中考研究工作。配合年级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考考试大纲,研究中考题型、出题思路、如何答题,如何选择复习内容,怎样上好复习课等方面的问题。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4)参加尧都区、临汾市、山西省等组织的一些课改培训和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

(5)多种形式的读书学习:如专家讲座和视频观看、举办各类论坛等,营造读书学习、教学研究的环境。

三、生本工程研究室工作

(1)思路: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以课题小组为形式、以我们的课堂特别是研讨课为基地,以理论学习为辅助,注重研究成果的辐射性、强化研究过程的有序性,围绕生本工程的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2)实施措施

1、组织研究团队,确定负责人。

开学第一周,以年龄为单位,组成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两个团队,确定具体的负责人。

2、明确研讨点。以模式环节多样和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以及“导师制”的开展为研究方向,比如: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展示学习的多样性、模式的灵活应用和改进、学案编用的实效性、导师制如何开展等问题展开。

3、践行研讨点、评价研讨点。每个研究团队负责人根据自己团队的时间和研讨点,确定具体的活动时间(或是做研讨课、或是理论学习、或是座谈会等),然后上报学研处,学研处将予以检查、登记,学研处将予以登记、评价,期末给予补助、并给予所在备课组加分,作为优秀备课组考核的依据。

四、档案管理:

各年级组填写好教师课改业务档案,对教师业务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学研处在期末时对年级组填写的教师业务档案进行检查、评比。

五、继续教育:组织好一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学习、考试工作。

六、资料收集:收集初中教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论文,交给有关部门审阅。初中各年级做好课改实验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收集、整理工作,填写好课改实验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