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教研论文 > 正文
浅谈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课改新探索:

浅谈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李向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来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烈,合作意识浓烈,探究意识明显。这是可喜的一面,也是我们应该肯定的一面。

    但仅仅满足问题的解答不是语文的要求。在小组合作的语文课上,针对导学案的问题,学生只是就问题谈问题,缺少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文本被分析得支离破碎,优美的文本所具有的审美和诗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题型训练、同步练习、提升辅导。而老师响应课改要求,尽量少讲,所以出现了课堂上老师仅仅只点拨几分钟,缺少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缺少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实践缺少了文化修养的培养,是一种小语文观。

由此我想到了:   

    现代文学大师王蒙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发出痛心的疾呼:“语文程度,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了!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蜚声文坛的女作家毕淑敏在《先有“语”后有“文”》中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语文老师们啊,你们不单肩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是在训练让你的学生们一生幸福的必备要务,千万要上心!”

    很喜欢王君的一句话:“我们要带领学生以艺术化的、诗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去化解单纯残酷的生存竞争带来的焦灼空虚,去遏制物质主义带给我们的人性滑落。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宿命。”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更应该反思,怎样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我们的教师往往是问题式的教学,忽略了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而学生仅仅只是满足文言现象的把握,只是考虑这句话怎么翻译,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只以考试为目的,一路到底式的背诵默写,使学生的灵动、想象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这种教法只是在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却未从课标内涵考虑,未从文本文化品位出发,未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即使学生考上大学,也是欠缺人格修养的,不合格的,对社会无用的人。

  但是这种教学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教师身上,任何发展总有它的社会背景。我们应当思考,为何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来看。

   内因是教师要有强烈意愿——提高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把握。教师心中应该有培养学生至上至纯的人格的意愿,不可以高考指挥棒来度量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着重体味《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能“ 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 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外因是中国教育的高考制度——考试形式的标准化。标准化固然方便了评价的公正性,但却拘禁了学生的思想,又如何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呢?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再看: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讲《荷花淀》,确立的课题是“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具体教学时,他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引领学生着重探究小说中“人与环境、人与自己内心、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学生悟出作者孙犁在小说中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这是从地理与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心理视角来设计教学的。

   陈继英老师在讲《荷塘月色》时,曾在引导学生品位优美语言、探究文本优美意境,探究这类散文阅读的方法后,又引导学生从伦理风俗以及文化心理角度探究朱自清先生思想感情含蓄的构成原因。

   因此我认为语文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解读,语文呈现出来的民族传统、自然生活、世态百相等内容则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缩影与写照,于是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

   那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该怎样注重文化的熏陶呢?

   第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老师的要求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老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相应的传统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育是文化迁延的唯一手段, 一切民族文化消亡的本质原因, 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的断绝。反之一切得以迁延发展的民族文化, 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成功所导致。”可见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要使民族文化得以迁延, 现行的教育体制又决定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传授, 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课堂教学要用心灵去教授,创造性的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人性的自觉,人的心灵的自悟。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和影响学生,在长期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 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因而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和谐气氛,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审美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进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陶源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进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只有我们都尊重自己的文化,别人就会尊重我们的。”年轻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更是我们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线教师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  傅书华《论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缺失》(《写作》2001年) 

2、  王蒙.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  .中学语文教学, 2008.4:1.

3、《考试周刊》2008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