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化教学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
——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专题复习》为例
郭峰
我个人认为,高效优质课首先在于教学目标设定应准确而有效。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下面,我将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专题复习》为例来说明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围绕文本,确定教学主题
标题中所说的文本是指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素养。而文中所确立的主题,笔者认为不仅是复习课的主题,也是新授课的主题,只是限于课型不同,所以确立的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2011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通过课程标准的表述,我们能够发现,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立和现代中国民主法治的演变展开表述的。而这两个方面的政治变化对于中国来讲,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因此,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确立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
其次,我们来看看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它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探究,符合时空观所强调的历史应在特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中进行说明。而家国情怀所强调的内涵比较丰富,但其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即强调创新性。对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如何体现就不一一说明了。总之,结合上文所述,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也符合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二、依据教学主题,确定教学目标
在明确教学主题的前提之下,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呢?其一,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学情。通过学情的了解,学生已经对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现代中国的民主法治演变有了较清晰的认知。而作为复习课,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检查是必备环节。因此,确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知识框图引导学生回顾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史实,并指导学生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框图。其二,根据历史学习三步学习模式即了解、理解以及见解来看,第一个教学目标仅限于了解的层次,难以满足学习任务的要求。因此,还需要构建理解层面和见解层面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对历史事物的理解需要确定一个角度,才能够深刻分析历史状况的特点、原因以及影响。所以,笔者以创新为视角,探寻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演变过程,作为理解目标的出发点。据此,第二个教学目标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依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史实和史料,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在国家建立与巩固、民主建设、民族问题、法治社会以及政党关系的五大创新之处,并说明制度创新的原因和影响。
相比较而言,见解层面的教学目标在于体现学生的认知和历史的启示。因此,第三个教学目标为:学生依据国内现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评价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自由发表自己对于现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制度自信的认同。
综上所述,依据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的教学主题,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教师通过知识框图,引导学生回顾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史实,并指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框图。第二,教师与学生共同依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史实和史料,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在国家建立与巩固、民主建设、民族问题、法治社会以及政党关系的五大创新之处,并说明制度创新的原因和影响。第三,学生依据国内现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评价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自由发表自己对于现代中国民主法治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制度自信的认同。这仅是本人对于教学目标设计一点思考与实践,不周之处请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