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教研论文 > 正文
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主动性

郭夏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满腔热血投身于我国的人民教育事业,试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中国化的教育理论。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1971年改为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他受到杜威、裴斯泰洛齐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将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由三个命题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优秀教师的自我修养》中的一文“教学做合一”,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做到教学做合一,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选了其中一段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训。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说来倒很奇怪我在本校从来没有演讲过这个题目,同志们也从没有一个人对这五个字发生过疑问。大家都好像觉得这是我们晓庄的家常便饭,用不着多嘴饶舌了。可是我近来遇了两件事,使我觉得同志中实在还有不明了校训的意义的。一是看见一位指导员的教学做草案里面把活动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这是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二是看见一位同学在《乡教丛讯》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晓庄小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写道:“晓庄小学学生的课外作业就是农事教学做。”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之宣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

和文中的老师一样,我也一直认教学做是三件事,其实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老师,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法,也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其中“做”为教与学的中心,尽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近代提出的教育思想,但是重新阅读并思考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却发现这思想所主张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理念以及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等方面的论述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适时地转变为学生的“做”,而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即要发扬教学民主,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确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我们可以将教师喻为农户,而学生则是等待农户投喂的小鸡,农户手里怀揣着“大米”,往往大手一挥就将手里的“大米”一股脑地扫向鸡群,也不管小鸡是否真正吃到了“大米”。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完全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通过言语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自身所特有的能动性、主体性受到抑制。陶行知强调建设民主化的教育,明确指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时刻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育理念,要在学校中建构民主的风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一洋溢着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以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展现学生的自立自治,让学生愿学、乐学。此外,还要增加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机会,不仅自己提出问题,还要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在思考、探究和动手操作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