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对小组合作交流的认识 ,这是有效开展小组交流活动的前提。“当一个好的东西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是决定它在我们手中是否有存在价值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已经真正转变,直接影响着小组交流活动的效果。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掌握了开展小组交流活动的方法,才能使小组合作交流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多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应注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展现自身才能和价值的机会。每次学生活动时,教师还应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这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启迪他们认识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中常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妥。开学一个月后,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双向选择。首先让学生明白,组长是组内的灵魂人物,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然后学生投票选组长。第二步组长挑选组员,本着自愿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也可选择组长,这样的小组组合,更具有荣辱与共的意识。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编号,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人人有奋斗目标并从不同方面体验成功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让很多学生受到教育,如组长担心落选,干上的会认真干;最后剩下调皮捣蛋难管理的学生无人要,在老师反复动员下,组长才大度“收容”,他们会感恩戴德,服从管理。
对小组实行多元评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堂课都有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划分,教室给每个小组设置得分平台,分为纪律得分、课堂问答得分、作业得分、测评汇总四个方小组面。课堂纪律好的小组加分,有扰乱纪律、捣乱的学生、给小组扣分,这样,小组的其它成员就埋怨督促他,无疑,又增加了许多管理的力量。课堂问答,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不同学生回答,记不同得分的原则。1号学生回答得一分,2号学生回答二分,3号学生回答得三分,4号学生回答得四分,这样,学习好的学生为了得高分,拼命教学习后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提高。作业划分,让组长督促每一个组员认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教师就多了12个小帮手。单元测评,得A的每名学生加5分,得B的每名学生加4分,得C的每名学生加3分,得D的名每学生加2分,得E的每名学生加1分,按小组积分的高低排名加分。
四、设计好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这是开展有效的小组交流活动的保证。小组合作交流中每个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学习活动就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大家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防止盲目的讨论和课堂时间的浪费。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找到自己的“听众”,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设计好活动的最佳时机,遇到同一个问题进行一题多解的时候;比较复杂的实验操作,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情况;比较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等,这些时候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都能充分发挥组内各个成员作用和组员间的协调能力,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小组交流后,学生讨论或实验的结果往往是零碎的,不全面的。所以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汇总,整理是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也使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每星期一次汇总,一月一评比,用纪律、作业、问答、考试四项得分之和评出周冠军组、月冠军组,周亚军组、月亚军组,周季军、月季军组,拍照留念,登光荣榜,让学生一荣俱荣,极大增强小组凝聚力。
小组合作交流,应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学习,不要成为几个尖子生的课堂。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合作学习以它的优势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那么如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呢?为此,我学习了分乡初中的方法经验,也学习了很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很成熟的名校的经验。同时,我给我的学生也做了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写写什么样的方法更能激起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欲望。现在,我将他校经验,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以及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请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
从教师层面看,主要原因有:教师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设计高效课堂不到位;教师对课堂监管不到位等等。
从学生层面看,主要原因有:学生没有有效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每天每节课都这样进行,部分学生缺乏新鲜感,产生疲劳感等等。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如果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排斥,那么这个合作就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东湖高中最初在一年级文理科实验班试点推行小组合作这种模式,学生很反对,他们总认为,这种模式浪费他们的时间,尤其是尖子生更是觉得无助于他们的提高,有学生甚至还给年级组写信,说采用这种模式会害了他们。对此种种反对的声音,我只对学生说:“你们放心,老师绝对不会做误人子弟的事情。”在开始的几堂课,我只是针对这堂课里学生个体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或两个抛出来,学生觉得不突兀,而且认为的确需要团队合作来解决,他们渐渐地接受了小组合作的这种模式。在学生开始对小组合作有了一定兴趣了,我就在我的课堂根据学情和教情更广泛地运用小组合作,比如,合作检查教材内容的记忆落实情况,练习完成情况,错题更正情况等等。当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写写什么样的评讲方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到合作中来,我的学生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们要小组合作来完成。”看来,学生们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模式,从这种模式中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收获,今天,还主动提出来我们要小组合作。
竞争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竞争比平常状态有更大的紧张感,压力感。在竞争过程中学生想获得自尊心﹑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潜在的动机可转变为学习的动力。竞争使同学们在学习中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它是促使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催化剂”。因此,竞争也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激励。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这样的竞争机制,开设“最佳合作团队奖”和“最优秀小组长奖”。
根据已经分好的小组,每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成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加分或者扣分,一节课后或一周后进行统计,积分最高的组授予“最佳合作团队奖”,而这个组长则获得“最优秀小组长奖”。
对于评价的权力属于谁,我们往往认为这是老师的事情,我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仅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也希望能得到家长和同伴的认可。
(1)同伴互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会按照老师安排的任务合作共学。在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同伴的发言不仅要认真的倾听,而且还要对同伴的表现从完成的速度﹑完成的质量等方面给予评价。为了能得到同伴的肯定,学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得到同伴的肯定后,他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会更高。
(2)组间评价。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第一小组展示合作成果之后,他组要对第一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既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还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3)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的评价是贯穿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合作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评价,比如:“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4)自我评价。在一节课近尾声的5分钟,我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那就是对自己前35分钟的表现进行一个小结和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回顾了一节课所学,收获了已经掌握的内容,遇到问题也可以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如有疑问不能解决,可以记录下来提出来作为下一节课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
(5)家长评价。东湖高中有两项举措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心,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学习的热情。第一项举措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表彰大会邀请优秀学生家长的出席,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表彰,学生们为了得到这样的荣誉拼命学习。第二项举措是每次月考后成绩异动学生的家长接待周,我有一天接待了6名家长,家长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交流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下一次月考中,这些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两件事情给我带来极大地感悟,我们也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也请来一起接受“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优秀组长奖”等奖项。这样就更能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 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在我的教学实践的活动中,我尝试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学生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别人发表不同意见时,其它同学安静坐好,边听边思考,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教师应满怀期望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独特见解,富于机智地引导启发。学生自由放飞想像,他们的发言就会出人意外的精彩。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要不断监控小组活动,做观察记录,及时对小组活动进行反馈,针对学生争持不下或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老师必须介入,及时点拨,排除思维障碍。
(2)小组活动中,老师要告诉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老师可以把要注意的问题编成口诀贴在教室前面,让学生牢记。如:“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他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向前跑。”
(3)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就是这种互动进行的保证者和组织者,因此要求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技能。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情况,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充分考虑学生的异质情况,科学分组(男女生、学习较好和学习有困难的、性格内外向互相搭配),避免小组不能很好合作,只有少数人发表意见或因为各组学生差异较大而讨论时间进度相差甚远的现象发生。
(6)组织得力,控制时间长短和噪音,防止失控,浪费教学时间。
(7)科学地摆放桌椅,以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如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
(8)合作学习要实实在在,不能流于形式,搞花架子。有些老师上课,既不根据教学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简单地把学生围坐在一起。这能是合作学习吗?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而不是“围坐”。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真的合作了吗?关键的问题是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作为例子,从学会了到会学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达到由课内的获取到课外的提升。从而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问题有一定的探度,讨论也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求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高效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展示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校自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本人就怎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作如下探究。
在高效课堂改革开展初期,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课堂上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应该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加分!通过一段时间尝试,让同学们打消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在任教的各个班级的每个学习小组中,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
我提出展示的同学要准备充分,面向全体;声音要宏亮有力,字正腔圆;体态要落落大方,潇洒自如;语言要简洁流畅,精炼标准;书写要格式规范,过程完整;观点要是非分明,旗帜鲜明。尽可能用普通话,尽可能用学科语言,尽可能缩短时表达清楚。我也要求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打断展示同学,随时准备质疑提问,给展示者以热烈掌声。
我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一节一统计,学习组长一天一评比,学习委员一周一小结,学习班长一月一总结。统计出自己负责的每个同学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得分多少,排出名次。按时统计,定期公布,对参与次数多、得分多的同学用红笔写在每个小组的黑板上方,对表现突出的组提出表扬。对于参与次数少的同学,老师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教育,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定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第二天跟踪调查。并与相关老师交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几个月的实践,班级体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参与氛围。每个人每节课都跃跃欲试。
高效课堂刚刚开始,我们主要采用板书、朗读、背诵、讲解等展示形式,随着高效课堂继续推进,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展示形式也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的展示方式基础上,还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仅有小品、有辩论、有话剧、有演讲、有演说等表演形式;而且有漫画、书信、板图、书法等表现方式;有个人展示,也有两人、三人甚至全组整体展示;有必答、抢答、选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增强参与展示的趣味性、娱乐性,让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在刚刚使用“分组学习”教改模式或班级刚刚成立时,我会在全班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分子,早期可以以一周为单位对在课堂中表现积极的同学颁发奖状、奖品予以鼓励。我还给各个小组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量化考核,根据各组参与人次的多少、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质量的好坏评选出积极小组。后来就以月为单位来竞赛,评出先进并上报年级、学校表彰,大大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学们不仅要表现自己,更要为小组添分增彩,还能为班级争得荣誉。课堂上出现人人你争我抢,个个争先恐后积极主动参与局面。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在高效课堂改革中,通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通过树立榜样、表扬积极、鞭策后进、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展示等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到“想学”“能学”进而“会学”最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