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读书学习 > 正文
读书学习(十)

疫情下的冷思考: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

叶翠微 梅亚民

2020年的新年以人们始料未及的方式打开。为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师生健康安全,上亿学生涌入在线课堂,开展网络学习,这既是一场现象级的大挑战,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次蝶变。如何面对这一被动选择的教育挑战?如何剖析慢慢步入常态的这一教育样态的新情况、新元素?如何回望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育?如何展望“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之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有一份足够的冷静,既要回归到教育原点,又要带着超前的育人眼光去看待周遭发生的这场教育试验,对教育保持一份冷思考。

“世无前例”:如何理解疫情带来的巨大教育变革?

1. 这是一场理念与认知的挑战

这场教育挑战从表象来看,来自教育环境由学校连线到了家庭乃至全域,让原本的教育场及其内部诸元素的关系发生了重组。而在此之前,我们绝大多数关于学校在线教育的讨论和实践都是基于课堂教学、线下教育,更多地聚焦在它的辅助作用和补充功能,绝没有想到线上教育突然冷启动,以绝对主角的方式站在我们面前。

但这种理念和认知的挑战却不是突如其来的。2015年末,受雾霾天气影响,北京市大多数中小学生通过“北京数字学校”实现了短时间的“停课不停学”。此次疫情之初,国内许多学校基于前期的前瞻性探索,早在20201月底就开启了线上教育的试运转。而像浙江杭州的建兰中学、西兴中学这样依托城市“学校大脑数据平台”的学校,在线下线上常态化的融合教育模式下更是快速转型,可以称得上是热启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次教育的挑战都是理念和认知的挑战。当许多人把这次居家学习、线上教育理解为教育在特殊时期基于公共服务不缺位的无奈之举和被动应对时,那些理念超前、认知深远的教育人却把它实实在在地演变成一场教育的变革。

2. 这是一场组织与管理的挑战

上亿学生,全国之域,全学段覆盖,其中更涉及亿万学生背后的家庭和家长,这样一场教育变革运动,按照常态的组织形态来讲会具有无数的层级、节点、流程,它的启动和运转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这场教育变革却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一次教育改革,它的发起源于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通知,但从本质上来讲却是一场草根运动,它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以及企业和机构的协同行动。因而,它面对的挑战被无数个家庭、班级、年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等不同层级、类别、主体的组织,通过不同形式、手段、工具和媒介化解了。正因如此,这场教育变革呈现出了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一家一策、一人一策的丰富样态。这是教育史上任何一场教育改革无法企及的,因而称它是一场真正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教育改革未尝不可。

3. 这是一场工具与选择的挑战

开启这样一场教育的运动需要强大的硬件保障做支撑。上亿学生的背后是上亿个地域、财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的家庭,不同地区、群体、个人之间必然存在数字鸿沟。这是这场运动最现实的挑战,也是一场工具与选择的“调账”。疫情之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借助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通过人、财、物、智四个方面的资源整合和配置,无数中小学生及家庭配备了基本的信息化设备,具备了开展在线教育的基本条件。同时,集约化的线上培训和实操又让一千多万在职教师熟练掌握了信息化手段,提升了信息素养。

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称:“我国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义。”面对这场工具与选择的挑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矮化成一场教与学的工具改变,更应该思考工具革命产生的教育样态变革。

“人是目的”:教育路径选择的价值反思

深入了解和理解一个地方、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在这样一次教育变革中选择的教育路径,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大的差异。由于不同的路径选择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聚焦点是不一样的,产生的矛盾和价值追求自然也大不相同。

1. 升学考试仍是影响教育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

从现实来看,以考试成绩为目的的路径选择占据了重要位置,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以初中、高中为最。中考和高考是大多数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家长无法回避的命题。因而这一类居家或在线学习必然会高度仿真学校课堂模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搬、练、考、补、评”。这样的路径选择使得居家学习或在线教育有很强的功利导向和竞争性,因而家庭关系的处理、长时间学习引发的疲劳及视力衰退等问题比较突出。当然,更应该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应对考试形成的能力和积累的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应对像今天这样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挑战?

2. 回归以成长为目的的教育路径选择

人是教育的目的,从长远看,以成长为目的的路径选择无疑应该是教育最大的公约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它并不排斥也不排除基于考试成绩的学习模式,但必须回应怎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最应该掌握的,怎样的学习是最有价值的。

 教育路径的选择决定了居家学习或在线教育是否具有区别于线下教育、课堂学习价值的存在意义。在无法突破现实困境的背景下,是否有第三条路径可供选择?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和孩子,都可以做积极的尝试,至少可以从居家学习或在线教育的时间、课程设置、学习组织形式等方面做一些主动改变。以杭州市春晖小学为例,他们对居家学习或在线教育的指导参照的是新加坡学校的授课模式,即上午教师线上授课,下午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模式首先从时间上尽量解放学生,其次把课程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也从网络直播或录播学习中解放出来。这一实践似乎在告诉我们:以儿童生命成长为目的的教育可以有很多新范式,这也正是当下教育改革与探索的“天机”。

教育何为:寻找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不管教育的场景在哪里,教育的样式怎么转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它的意义。“停课不停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建立相对有序的脱离学校和教师管理的教育秩序,但它最终还是要聚焦于人,聚焦于人的成长,因而需要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

1. 寻找指向真实的教育

居家学习和在线教育让学生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师的持续监督,为学生创造了静心思考和自我摸索的空间,创设了自主学习、管理、约束、反思、发展的条件,放大了学生自主、自为的作用。因而,它是一个指向真实自我的时空,由此产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决”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无疑是真实的。

与此同时,这场教育的变革叠加于疫情之下整个社会大场景中的真实行为与文化态度,我们的社会课堂、泛在学习、自主探究能接触更多元的社会真实样态,而非海市蜃楼般的虚景。也正因此,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从容面对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或许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果我们能对这种教育的真实和本质有更好的拿捏,也许“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会有更多的话题与实践,事实上这才是“停课不停学”背后应该体现和遵循的基本逻辑。

2. 寻找指向“有价值的学习”的教育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就要寻找与“有价值的学习”相匹配的教育样式。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郑太年博士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社会知识和社会情感能力。而与之对应,自主性和建构性的、注重文化和情境脉络的、情境性和真实性的、以概念为基础的、注重元认知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所以有意义的教育就应该是这种“有价值的学习”的实践与集成。

当下的居家学习和在线教育具有相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教育的指向更丰富,教育的内涵更深刻,教育的元素更多元,教育的影响更深远。基于此,有意义的教育要着眼于科学知识、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社会知识和社会情感能力等五个维度,并且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要基于当前线上线下教育的初步结合和融合,建立数字标签和数字资产,迎接一个永远在线的学习时代。

3. 寻找指向未来的教育

首先,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基于个体发展的教育。疫情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把此次居家学习称为一场重塑未来教育的伟大实验。这一判断的逻辑原点依然在于“人及人的成长”,在于这样一次变革真正意义上让我们开始关注“基于社会的开放性学习课程”“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于课程的资源整合筛选能力”。这恰恰是传统学校教育容易忽视的。面对已经到来的教育4.0时代,让每一个学习的个体具备在社会真实场景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源的整合筛选能力,是有意义的教育应该指向的核心命题。

其次,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基于工具革命的教育。在我们思想和观念深处依旧存有工具的鸿沟,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要借助这样一次工具变革,去激发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一代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去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现代学习的新样态。日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全省线上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前期线上教学方式中采用最多的是纯直播教学,达到51.8%;同时,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基于资源包的学习方式,即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如阅读资料、微视频、部分相关录课等),学生进行自学。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判断,工具的改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反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束缚学生学习路径的多样选择,妨碍他们自主建构学习能力的形成呢?我们认为,真正的工具革命不是基于工具性的革命,而是基于工具意义和价值的革命,这才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可以依仗的思想利器。

最后,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基于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时代的发展将根植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的机遇之上。因此,基于时代发展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坚守“人不被异化”的教育。时代的发展将逐步解放人的手、脚,甚至脑,教育也必将更大程度地回归到人,回归到人的生活,让每一个人有创意地生活、有情感地生活、艺术地生活。

走向何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展望

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会促发许多改变。我们基于大疫之下停课、停工、封城的生命认知在变,我们基于海量线上教育实践的教育认知在变,我们基于家庭的亲情、友情和人情的情感体验在变,我们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处世视角同样在变。这样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和质量观,怎样把它们当作一笔财富并内化成教育的新样态、学校的新样态,这恰恰是未来学校改革的一个着力点。

1. 形成生命个体的新认知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让生命百态尽呈,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真实面前,不同的价值观毫不保留地“裸奔”在众生面前,每一个夹杂其间的人都能近距离地感受和体悟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个体的追求,等等。这是一堂意外的生命教育课,每一个场景都无比真实和深刻,这恰恰是教育重塑生命个体新认知的契机。唯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解读个体学习和成长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合适的教育路径扬帆起航,才能避免跌入“精致的利己主义”陷阱。

2. 形成情感体验的新认同

全国疫情、全球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始终是这一时期每个人的情感牵挂。疫情面前,没有国家和个人能够独善其身,“地球村”“世界是平的”这样的超文化情感认同得到了强化。在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时代命题之时,我们更不能摒弃人与自然的命运与共。这是疫情之下,每个人情感体验的新认知、新认同。教育的变革需要人们站在这样两个高度去思考包括知识、情感、态度、技能的成长教育。当我们自觉地做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时,我们就会在充分彰显中国自信的过程中,理智地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世界态度和地球意识。

3. 形成教育治理的新局面

“停课不停学”模式下,在线教育的基础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上亿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为限于地域、经济、师资等因素无法被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地区提供了改变的契机。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配给,为解决教育资源地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公”“民”不均衡、新旧不均衡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客观地讲,这也为未来破解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实操的可能。

4. 形成教育教学的新样态

后疫情时代,基于工具革命和“教导学生成为自决学习者”(MichaelL. Wehmeyer)的新一轮学校变革必将发生。是把这一次居家学习、在线学习当作是一种尝试,一种过渡,还是一种新常态?这是新一轮学校变革的焦点。是用在线学习的新工具来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应试教育里走出来,还是用在线学习的新工具继续绑架学生、绑架学习,让他们在校内外都深陷应试教育之中?这将是新一轮学校变革的逻辑起点。

毋庸置疑,这次“停课不停学”使亿万师生同时涌入知识与信息的大海里,迎风破浪,不一而足。在这样的大海里,是给师生们一个北斗导航系统来引导知识建构,还是继续让其遵循“泳池”规则和要求?这是新一轮学校变革的路径选择。更毋庸置疑的是,后疫情时代基于线上教育常态化和线上资源的开放性,学生中将会出现一个“围城现象”,对传统的品牌教育、优质教育的追逐和对新的优质资源的重新选择将形成一种流动的常态。与此同时,学校“围墙泛化”现象也将出现,链接社会、家庭、机构、企业的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将决定一个学校的后续发展力。而在这次变革之后,因数字鸿沟、工具鸿沟引发的马太效应逐渐消失后,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将会加大攻势,形成一种“围猎现象”,通过“引流”和“吸粉”等数字营销方式形成自己的客户群,进而创生新的“教育江湖”。

未来已来,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会是现代人学习的一种基本样态。但我们还是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把孩子当人,因为“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打开海量的网络教育资源;我们要基于网络工具和人工智能,打造未来学习的新工具、新手段,使每一个学习者形成一种数据的思维、数据的表达,拥有数据的财富;我们要基于在线学习和“自决学习”,让学生奔走在不同学校之间、不同班级之间、不同社群之间,让他们更自主地建构最有效的学习。这或许只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我相信它一定会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