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本工程 > 读书学习 > 正文
读书学习(十七)

新科学思维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汪正贵

坚守不变的价值观与不断改进的行动,可以应对这个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液态时代。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看法和解释,本质上是基于某种学说和理论的一种信念和假设。不同的世界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近代以降,牛顿的理论成为西方文化的主导世界观,是近代科学的基石,并逐步影响到全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科学家认为物理学要终结了,因为经典物理学完成了对世界的描述。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经典物理学中获得完美的解释。

但是,按照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没有一种理论是完备的,任何理论都是有边界的,超越这个边界,就不再有解释力。

20世纪初,物理学的天空飘来两朵乌云,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宇宙宏观世界和量子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学说。

这些新科学理论,诸如量子力学、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等,对世界提出了新的视点。也对管理学和组织学提供了新启示,对于学校管理提供了新思维。奇妙的是,这些新思维与中国的传统智慧暗合,更加注重整体和系统,注重关系和连接,注重混沌、变化和不确定性。

一、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只有不确定性才是确定的

泰勒式的科学管理所依据的是牛顿科学的机械世界观。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开启了一个时代,即工业时代,在整个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350年的西方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由一种学说,进而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主导思维模式。这个世界观就是机械论,世界就是一台机器,可测量,可确定,可预知。

根据这个世界观,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诞生了,这种建立在计划、控制、组织基础之上的管理,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成型。根据量子理论,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是由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组成,它们被概率性和不确定性约束着,本质上符合一种概率理论。这是对确定性的挑战。

1927年量子力学的开创者海森堡提出不确定原理,也叫测不准原理。即测量这个动作本身不可避免地搅扰了被测量粒子的运动状态,也就影响了测量结果。所看即所得,这也是“薛定谔的猫”的理论,所谓好奇害死猫。这个原理动摇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客观测量的基础,也就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的决定论。按照这个理论,测量者与被测量对象之间不可分割,测量代替客体成为核心,客体的存在状态取决于主体的测量。这也打破了笛卡尔的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思维。

这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创造了新的事物。这种不确定论,更加注重行动的价值,行动先于计划,因为行动会创造和改变环境。

这对学校管理提出的启示是:行动为先。不要指望环境改变了、条件成熟了再行动。永远不可能有条件成熟的时候。反过来,行动本身可以改变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为下一步行动创造条件。行动比计划更重要,变化永远比计划快,唯有行动可能带来改变。Leran by action.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摸着石头过河,用一个行动为下一个行动开辟未来,以行动链达成目标。李希贵校长曾经形象地比喻:先开枪,后瞄准。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以产生活力,带来改变。永远保持新鲜的心灵,永远保持空杯心态,不停地去寻找新知。行动起来,以行动应对不确定性,将眼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事物自然就会显现。所以,未来不是我们计划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用行动创造的地方。

当然,人们天然地追求确定性,因为确定性让人们安心、可控、有安全感。我们可以用长期主义应对不确定性,越是变化的时代,越是要有长久坚守的价值观。但是不能耽于确定、平衡、停滞。生命的特征是变化,平衡和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变化是不变的,不确定性是确定的。坚守不变的价值观与不断改进的行动,可以应对这个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液态时代。

二、重要的不再是物质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牛顿理论中,物质是最重要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量子纠缠”实验(1982年)表明,在量子世界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甚至就是存在本身。

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莱恩阿斯派克特的物理实验证明,两个相关联的电子 ,不管相隔多远,这两个电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纠缠的关系,一个向上旋转,另一个必然向下旋转,一个向左旋转,另一个必然向右旋转,在无限远的距离下仍然如此。电子之间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量子纠缠”。量子纠缠给人们的传统世界观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有人进而提出,心灵感应有了科学依据。

在量子世界里,最重要的是关系,整个宇宙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才是基本的实在。重要的不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做为社会人,人的本质是关系,而不是这个肉身。他进而提出,社会的本质也是关系,“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与量子理论不谋而合。

这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构建关系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学校外部关系,比如政校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与兄弟学校的关系、家校关系等,决定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学校内部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决定着学校的内部生态与有机性。

管理就是处理工作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管理学首先是关系学。人的基本属性是关系,组织的属性也是关系。在学校中,关系就是学校文化和氛围,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生态。学校管理出了问题,一定是学校外部或内部的某种关系出了问题。管理也好、治理也罢,关键在于一个“理”字,也就是理顺各种关系。良好的学校关系的建构,其实就是健康的学校文化和生态的建设,可以看作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

好的关系是一种能量,关系能够产生意义。在北京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中有这么一段话: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校,那么,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顾明远先生说,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孙云晓老师也认为,师生间好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关系会产生意义和能量。

关系还可以产生连接。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事物之间连接的价值,居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价值,比如O2O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连接就是价值。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也就是关系,PC互联网解决了空间关系,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时间关系。互联网使得人们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将世界上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并催生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关系和连接超过了事物本身的价值。

三、打破边界,让组织适度失控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定律。熵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熵不可逆地增长。走向混乱与无序是系统不可逆的走向,最后走向消亡。宇宙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以也会熵增,走向热寂,最终消亡。

社会组织也遵从这个定律。如果一个组织是封闭的,其结果就是死亡。所以世上难有千年的企业,这是因为传统组织是有边界的,是封闭的,也就有着自己的生命和限度。

传统组织大多具有封闭属性。为了组织的安全和控制,所以存在着外部边界;为了科层与分工,存在着内部边界;为了拥有不同的信息与资源,存在着权力边界。传统组织的核心就是边界。

如何克服熵增定律,或者说如何去熵增?唯一路径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边界,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将不做功的熵与外界系统交换,从外界系统中获取自我更新与自我生长需要的能量。

这对学校管理也有重要的启示:打破边界,走向开放。首先要打破外部边界。学校永远不可能存在于社会之外,教育的问题更多是社会问题的折射。

所以,克服熵增,首先要打开学校的外部边界,开门办学,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交流,保持接纳和吸收的姿态,接收外部的期待和信息,感知外部的变化和刺激。在青岛中学,我们主动引入第三方诊断和评价、引进第三方财务预决算审计;嫁接外部资源(包括外脑)、外包非教育专业工作;借助家长和社区资源,充分关注社会期待。

其次是打破学校内部边界。青岛中学实现扁平化、分布式组织结构,实行项目制管理,打破传统的科层边界,建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制度走向机制,从管控走向服务。当一个组织强调管理时,就会注重职责和管理边界;当组织职能变成服务时,边界就打破了,因为服务无边界。未来学校组织形态要从传统的科层组织形态转变为云组织形态,保持小规模、灵活性和非结构化。过去的组织像一个钟,像一个机器,未来的组织像云。随形而变,这是云的逻辑。

最后,克服熵增,要从平衡走向非平衡,让组织适度失控。非平衡是常态,如水的流动。一旦平衡了,水就成为死水。有研究表明,一个组织每年有小于5%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保持组织的健康。平衡是宇宙的终极状态,是死亡状态。而不平衡是系统成长的必要条件,才能变化和生长。鲢鱼效应就是此理。

局部的变化和不稳定性,反而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局部的平衡反而会带来整体系统的死亡。整个系统通过支持其内部发生的变化而获得了整体的稳定性。这是平衡的悖论。

最近澳大利亚的山火烧得让人心焦。其实,这里面也有平衡的悖论。因为,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政府严格规定随时扑灭自然发生的小火,而实际上,这些小火可以定期清理掉易燃的灌木丛和枯死的树木,可以消灭掉易燃的火种。否则,这样建立起来的系统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更容易发生大火灾,一旦发生,延烧不止。人为地保持稳定性,强行建立非自然的平衡,将导致更大的破坏。

学校组织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是生物性的社会组织,同样遵从自组织的法则,即让组织自身在失控中拥有自我进化和自组织能力。管理如果走向控制,就会走向僵化,没有创新,没有生长。自由开放、包容的、适度失控的状态,有利于组织的自生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