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组强则班强,班强则我强》。小组建设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小组建设旨在提升小组自主学习的组织水平、学习质量和效率,小组建设直接影响着生本课堂的高效性,它与每一位老师、同学都息息相关。
我校的小组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同学小组意识依然淡薄,只有在小组值日时才感受到它的存在;有些同学在组内讨论时,还会时不时游离于小组之外;有些同学在倾听别的同学展示时,觉得和自己无关,三心二意;有些同学在展示课上不积极参与,长期下来,小组内往往仅一两个同学负责展示,造成小组成员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小组实行轮流展示,看似公平,其实还是下下之策。再有,在制定小组组名上,有的小组随意发挥,六组叫重案六组、八组就叫八仙过海等等,背离了组名制定的初衷和目的。总之,小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一而足,我们要认真对待,继续增强小组意识,加强小组建设。在此,我提出一些建议,供老师同学们交流参考。
一、制定真正有意义的组名和口号。组名和口号是一个小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应该反映小组的特点,体现小组的核心习惯。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小组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清晰具体的长远目标与短期做点,要有目标任务书,通过目标任务书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组内制度建设。组内制度通俗来讲就是组规,制定组规可以更好地规范小组成员的行为。例如,可以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对小组组长的任用、小组成员在自主课、展示课上的谁板书、谁展示、谁补充等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做到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小组真正以一个团队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
四、及时修订组内奋斗目标。小组成员的成长应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同学们身心发展的成熟,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小组管理的不断完善,小组成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及时修订自己的核心习惯与目标。
五、保证小组的团队性。我们要时刻保证以小组作为基本的育人单位,时时处处注意不打破小组界限,在课堂学习与文化活动中保证小组的整体性。这一点,在趣味运动会、秋之实英语背诵大赛等活动中已有充分体现。其实,在班级内组织活动时,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后的奖励也可以不针对个人,而是给小组团队所有。
同学们,如果我们小组强大,我们的班级就强大,班级强大我们自己也必将强大。
没有前世五百次的回眸,就不会有今生与你同组的一世情缘,所以,请用心呵护我们的小组,呵护组内的每一位同学,共同为建设好我们这个团队而齐心协力。最后,祝愿我们山西师大实验中学的小组建设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