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孝亲尊师。
当形似人手的“寸”捧着象征部落首领的“酋”,尊敬的“尊”便形成了;当子女将年老的双亲奉养,“孝”字出现了。孝顺双亲,尊敬师长的传统中国自古便有。有“程门立雪”中杨时在雪中等候老师的坚持;有“二十四孝”中孝子侍奉双亲的感动;有李密对祖母的深情;有孔子三千学徒亲师、信师的传奇。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应忘记父母和老师,应饮水思源,孝亲尊师。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要孝敬父母。
无论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占据你内心的黄金位置。从来到这世间的第一声啼哭的一刹那,就注定与他们血脉相连,从此,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他们无尽的爱与祝福。他们,便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在我们进步时雀跃、自豪;是他们在我们生病时着急、揪心;是他们在我们困窘时给予我们温暖、援助。他们在我们身前背后默默付出很多,却毫无怨言。当我们与他们交谈时,是不是可以改变自己不耐烦的态度,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当我们周六周日享受着难得的休息时光时,是不是可以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当我们享用他们为我们做的可口的饭菜时,是不是可以将碗碟收拾干净,让他们休息休息。回报父母不需要作出多大的贡献,一声清晨的问候,一句关心的询问,一个感恩的拥抱,就足以温暖他们。
是谁与知识为伴,与粉尘相依,是谁为学生辛苦操劳,尽心尽力,又是谁传道授业,倾尽毕生所学,费尽心力,是我们敬重的老师。他们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熬夜备课,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上课他们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清楚,嘴唇干裂,喊坏了嗓子;他们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清楚,认真板书,让粉笔嵌入他们的指缝,扑上他们的双肩。
他们并非我们的父母,但我们每一次的任性与叛逆,他们却都耐心包容,每一次我们的不认真与不努力,他们都会生气,都会着急。对他们,我们仿佛亏欠了太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作为学生,平时我们是不是能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是不是能在遇见老师的时候,礼貌问声好,是不是能在老师的讲桌上放一杯晾好的温水。感恩老师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一句见面时的问好,一声节日时的祝福,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就足以感动他们。
“孝亲尊师”不能仅是口头上的言语,更应从我们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让我们在细微中体味真情,从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孝亲尊师中学会成长,心怀感恩,从身边做起,孝顺双亲,尊敬师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