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一年级377班郭雨霏。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学们,你是否知道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又是否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特别的日子定在每年12月13日?在此,我们必须要回顾一段屈辱而又惨烈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行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集体枪杀、活埋、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使我30万生灵惨遭杀戮,无尽文化珍品遭到掠夺,无数物资财富遭到搜刮!血流成海,堆尸如山,江河呜咽,风云变色。在那黑暗而漫长的六周里,每12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1937年6月超过100万人生活在南京;1938年2月末,南京城区登记人口仅余17万人。一座5000平方公里的人间地狱由此而生!地狱里,儿童在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妇女在拼命地苦苦挣扎,老人在痛苦地呻吟呼号,而军人和壮年男人们,则在杀戮和对抗中无力倒下……南京大屠杀成为我们民族最为惨痛的记忆,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抹不去的黑暗。
84年,幸存者逐渐凋零。今年,又有11位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截至2021年12月13日,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61人。时间会带走证人,但时间本身也是永恒的证人。84年,血泪未干,家国之殇,永不能忘。
历史是国家的家谱,是民族的族记,它记载着国家的光荣和梦想,也渗透着民族的辛酸与血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纪念30万冤魂,是为了铭记他们的不幸;我们祭奠30万亡灵,是为了人类永久的安宁。让我们把最深的痛埋在心底,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把握最美好的未来。远离战争,呼唤和平——这是死者对生者的告慰,也是生者对死者的承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惨遭杀戮的血腥;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更会牢记爱国救国的义务;作为阳光下的师大实验中学少年,我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我们现在就应该脚踏实地地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断陶冶爱国之心,增强爱国之智,将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