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高412班 王茹含 高422班 王开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在国旗下,心中充满了庄重与敬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和大家一同回顾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日子——12月9日的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和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9年前的12月9日,寒风中的北平街头,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火。数千名学生挺身而出,他们高举着旗帜,呐喊着口号,用青春的热血和坚定的信念,向国民政府发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的正义呼声。他们不畏强权,不惧暴力,即使面对军警的残酷镇压,也从未退缩。这场运动,不仅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风貌。
而87年前的12月13日,是另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铭记于心的日子。在那一天,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进行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悲惨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新时代。但和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在求知的道路上,我们应秉持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断追求学问的深度与广度。课堂,作为我们汲取智慧的首要平台,我们必须珍视这段时光,全情投入于老师的讲解之中,主动思考,勇于质疑。课外阅读的滋养与实践活动的历练同样不可或缺,它们如同双翼,助力我们飞越知识的海洋,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在生活领域,自律与宽容是塑造个人品格的双刃剑。我们应当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我,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应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同时,心怀善意,乐于伸出援手,将温暖传递给周围的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我们不仅能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还能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在思想层面,树立正确而坚定的三观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看待世界、规划人生、评判价值的基石。我们要坚守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保持不变的忠诚,这是我们作为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同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一员,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责任。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在新的时代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