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风范 > 国旗下演讲 > 正文
【国旗下演讲】冬至暖阳照 心怀希望行

演讲人:高422班  张鑫月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沐浴着初冬的暖阳,心怀敬意与喜悦,在庄严的国旗下,与大家分享一个温馨而深远的节日——冬至。冬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自然界阴阳交替、季节更迭的重要标志,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的传统节日。

冬至,字面意为“冬天至极”,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来临。在古人的智慧中,这一天被视为阴极阳生的转折点,是“一阳来复”的开始,寓意着希望与重生。自古以来,冬至便是一个重要的祭祀与团圆时刻,家家户户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这一年的辛勤劳动,也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安康。

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发明“祛寒娇耳汤”救治冻伤百姓的善举,饺子形似耳朵,寓意着抵御严寒、守护健康。而南方则偏爱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不仅温暖了身体,更温暖了人心,凝聚了家人之间的情感。

冬至不仅仅是食物的盛宴,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一天,许多地方会举行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此外,冬至还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吟诗作赋的好时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杜甫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不息的深刻感悟。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享受冬至带来的温馨与欢乐,更要深刻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煮汤圆,感受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不妨在冬夜仰望星空,思考自然与人生的奥秘,体会古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智慧。

让我们在这个冬至,不仅收获温暖与团聚,更在心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让它如冬日里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成为有根有魂、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最后,愿大家都能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收获满满的正能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迎接每一个新的黎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