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风范 > 国旗下演讲 > 正文
【国旗下演讲】守护光明未来 共筑清晰视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守护光明未来 共筑清晰视界》。

三月的春风里,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国家将“抓早抓小抓关键 更快降低近视率”作为今年活动主题,正是号召我们从青少年阶段开始行动,以科学态度和坚定决心守护每一双眼睛。数据显示,我国高中生近视率已超过80%,这意味着此刻站在国旗下的我们,几乎人人都戴着一副"知识的枷锁"。但近视真的只是成长的代价吗?不!它是一场可以预防的战役,需要我们用智慧和毅力去赢得胜利。

认识近视危害,唤醒护眼意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近视就像蒙在窗上的雾气,不仅模糊了远方的风景,更可能成为未来职业选择的绊脚石。飞行员、宇航员、精密仪器操作员……这些需要敏锐视力的岗位,正在向高度近视者关闭大门。更令人警醒的是,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致盲风险。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保护好视力,就是在保护生命的质量。”当我们伏案疾书时,当我们沉迷屏幕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们真的愿意用未来三十年的光明,换取此刻一时的便利吗?

把握防控关键,构筑三重防线。

教育部提出的“一增一减一保障”策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阳光成为天然的护眼良药——每天一小时的户外运动,不仅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更能让我们在奔跑跳跃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减少近距离用眼负担,需要我们建立"20-20-20法则":每学习20分钟,就抬头凝视20米外的绿树20秒;保障用眼环境,从端正"一拳一尺一寸"的读写姿势做起,从拒绝熄灯后玩手机的习惯改起。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恰是筑起视力长城的关键砖石。

培育终身习惯,书写光明篇章。

护眼不是一场突击战,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的持久战。清华学子王雨舟在分享视力保护经验时说:"我把课间远眺当作思维重启的仪式,把眼保健操视为给眼睛的温柔按摩。"这样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当我们在题海中航行时,记得让眼睛停泊在窗外的白云间;当短视频不断刷新时,记得给双眼按下暂停键。正如古人所言:"目受血而能视",唯有规律作息、均衡营养、科学用眼,才能让双眸永远清澈明亮。

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不仅是为自己发声,更是为民族未来担当。少年强则国强,而少年的强健,必然包含明亮的双眼。让我们以"抓早"的警觉防患未然,以"抓小"的细致呵护点滴,以"抓关键"的智慧把握核心,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明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