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风范 > 国旗下演讲 > 正文
【国旗下演讲】秋分启自然之悟 生命循韵律而行

演讲人:高416班 韩艺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再次肃立在国旗之下。在这庄严的时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即将到来的特殊节气——秋分。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明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秋分之后,北半球的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我们也将感受到愈发浓郁的秋意。

秋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智慧。它首先是一个庆祝丰收、感恩自然的节日。古语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稻谷金黄、瓜果飘香,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自2018年起,我国更是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辛勤劳作人民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春华秋实、天道酬勤这一自然规律与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它提醒着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感恩父母师长的辛勤培育,感恩我们脚下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

其次,秋分象征着平衡与和谐。“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均”字,一个“平”字,道出了秋分最独特的气质。它仿佛是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个提醒:万物运行皆有其度,唯有平衡,方能持久。这不仅是自然的法则,也应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学习与休息之间,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一种积极的平衡,是我们需要不断修习的课题。不骄不躁,不疾不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挑战,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未来,这或许就是秋分节气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

同学们,秋分已至。它像是一个无声的提醒,提醒我们回首过去,检视自己春播夏长的“耕耘”是否扎实;更提醒我们展望未来,思考如何为接下来的“收获”积蓄力量。时光从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正如这精准而至的节气。它公平地赋予每个人同样的昼夜,而如何利用这光阴,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愿我们都能从秋分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像珍惜丰收的果实一样,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夯实基础,颗粒归仓;

像遵循自然的平衡一样,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张弛有度,高效成长;

像期待下一季的播种一样,胸怀梦想,脚踏实地,为未来的绽放积蓄能量。

让我们不负韶华,在这最美的金秋时节,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用勤奋和智慧,迎接未来的累累硕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排版:韩园园

校对:李思静

一审:宋富增

二审:史小娟

三审:武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