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风范 > 国旗下演讲 > 正文
【国旗下演讲】为成长蓄力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演讲人:高414班  王开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心向往之,却又时常感到些许距离的词语——优秀。我们常常赞叹学霸们骄人的成绩,羡慕佼佼者全面的才华,并将此归因于天赋或机遇。但今天,我想说,优秀,从来不是一鸣惊人的瞬间,而是水滴石穿的常态;它不是远在天边的目标,而是融入血脉的习惯。

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所谓“为成长蓄力”,正是要我们将对优秀的追求,从一种外在的压力,转化为一种内化的、自动运行的习惯系统。

那么,如何构建这个系统?它体现在我们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首先,是塑造严谨的“行为习惯”,为成长的殿堂夯实根基。这看似简单,却是一切优秀的起点。你是否坚持做到了每早准时踏入教室,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一天的学习?你是否能将课桌收拾得整洁有序,为自己的思绪留出一方清明?你是否能在每一次体育锻炼中全力以赴,锤炼支撑远大理想的强健体魄?这些行为,如同我们生命大厦的一砖一瓦。守时,教会我们尊重规则、珍惜光阴;整洁,培养我们逻辑清晰、一丝不苟的品性;运动,磨砺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当这些行为周而复始,不再需要意志力去勉强维持时,优秀便已悄然萌芽。

其次,是优化高效的“学习习惯”,为成长的引擎注入持续动力。优秀的习惯,就藏在我们的学习动线里:它是在每堂课前,那份主动的预习;它是在课堂上,那双紧随老师思考的眼睛;它是在每晚灯下,对当天知识的及时复盘与梳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我们面对错题的态度上——是视而不见,还是郑重地将它请进“错题本”,反复钻研,直至将它彻底征服?后者,正是一种将“反思”与“完善”变为习惯的卓越品质。

最后,是滋养深沉的“思维习惯”,为成长的航船校准方向。面对一道难题,不满足于唯一的解法,而是习惯性地探寻“还有没有其他路径”;面对一个社会热点,不急于人云亦云,而是习惯性地搜集信息、独立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同学探讨时,习惯性地倾听、辨析与融合,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宽视野。这种思考的习惯,将让我们在未来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保有一份清醒与睿智。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此刻起,用心打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将追求卓越的雄心,融入到一撇一捺的书写中,融入到一日一夜的坚持中。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它将不再需要我们刻意维持,它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定。那时,我们必将遇见一个更强大、更从容、也更具光芒的自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END

图片/排版:韩园园
校对:李思静一审:宋富增二审:史小娟三审:武月元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