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风范 > 专题活动 > 正文
关于在全校召开“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班会的通知

 

关于在全校召开“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主题班会的通知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师生防震抗灾自救能力,让全校师生在发生地震或火灾的情况下熟悉逃生路线,能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

    二、活动内容

    1.利用主题班会时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在第一时间安全、有效地的选择最适合的躲避路线和躲避地点。

    2.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关于地震等突发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让学生了解在地震等突发灾害发生时,如何行之有效的正确预防各种突发灾害。

    4. 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三、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关于如何具体预防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料。

    2.准备一些具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正确的规避各种灾害的措施。

    四、活动时间:11月4日晚(本周日)

    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六、活动要求

    各年级要务必于本周日晚召开主题班会。活动结束后,各年级汇总各班主题班会记录,交回学导处,学导处将通报活动情况并上传校园网。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学导处

                                            2012.11.2

 

 

    附件:

    一、预防地震灾害常识与应急自救措施

    (一)如何对地震预防自救?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应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出现强余震。

    如果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遇到地震,切忌慌乱,应立即躲到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体下面,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现场工作人员要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避开玻璃门窗、橱窗或柜台,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跑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整个人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时,不要随便点火。

    (二)预防地震灾害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 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 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1)

①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②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③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2)

    ①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②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③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④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⑤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⑥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⑦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⑧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①不要跳楼

    ②要相互关爱

    ③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④学生要听从指挥

    预防地震灾害常识(二)

    1.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冷静与果断,不要惊慌

    2.如在室内,请关火断电,躲藏在坚固家具或狭小空间里

    3.将房门打开,确保出口通畅

    4.地震时,应迅速到开阔的地区躲避

    5.躲避时要讲秩序,不要乱挤乱拥

    6.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远离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7.避难时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8.要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帮忙不添乱

    9.不听信谣言,不传播虚假消息

    预防地震灾害常识(三)

    发生地震的时候,可以做的事包括:

    跑到坚固的桌子下面并抓住它,如果桌子移动的话,就跟著它移动。

    如果附近没有桌子,就用坚固的东西或双手护住头脸部份,并且站在或蹲在有强力支柱的门口;或是靠在家中的一个角落,尽量靠近内墙,离开比较容易崩塌的外墙。

    不要靠近会震动的窗户或玻璃,不要靠近会掉落的物体下面,也不要靠近门可能会被震开的衣橱。

    如果地震发生时人在户内,就待在户内,这是因为很多受伤的情形都是在离开建筑物的时候被掉落的物体击伤。

    不可以使用电梯。

    如果在厨房,马上将火炉关掉,并且立刻找寻掩蔽。

    发生停电的话,不要使用火柴、打火机、蜡烛等可能引爆瓦斯的照明物品。

    如果在拥挤的公众场所,不要往门口冲,立刻寻找掩蔽

    高层住户可以在卫生间避护,地震会造成门体变形,向外跑会出现打不开门的情况,所以,发生地震冷静最重要.

    预防地震灾害常识(四)

    (1)小震报大震。如唐山大地震以前,曾发生几次小地震,但未能 引起人们的重视。

    (2)地下水异常。如井水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水突然变苦或变甜、变色、变浑浊或变清,甚至翻旋、冒泡等。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骡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大猫衔小猫,鱼跃水面,蜜蜂群迁,鸽子惊飞等。

    (4)出现地声。在地震发生时,常有由远及近的响声,听起来有如闷雷滚滚而过,或是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或是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声调越沉闷,说明地震越大。

    (5)出现地光。地震前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较多是像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色、白色、橙色、黄色、绿色等。

    (6)植物开花异常。植物的花季是稳定的,而花季突然异变,也应怀疑地震将要发生。

    (7)地面断裂。若地面突然断裂,也可能诱发地震

    预防地震灾害常识(五)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煤气).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

    7.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

    8.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9.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急救应急措施(一)

    1.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转送 医院。

    2.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要迅速转送医院。

    3.开放伤快迅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4.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固定(见骨折固定方法)后迅速转送医院。

    5.脊柱骨折地震多见。脊柱骨折现场不易发现。因此,搬动和转送时要格外注意。

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有截瘫时同样要按上述方法搬动,防止加重脊髓损伤。颈骨折要围领等方法固定。所有脊柱骨折都要用平板搬运。途中要将伤员与平板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地震急救应急措施(二)

    救援黄金72小时

    灾后72小时是救援的关键时间。救援界认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后最初的72小时是能否成功解救被困人员的最佳时间。

在此时间段内,救活的存活概率极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压埋者体力透支、心情绝望,生存希望变得渺茫。据统计,地震救援的最佳时间,应该是震后第一天,此后埋压人员的生还概率迅速下降。到第六天,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几乎没有生还希望。

    尿液雨水都能喝

    “被掩埋后,一切可找到的食物、水、尿液、雨水,都能吃。”专家介绍,除了自信的心态外,伤者强烈的求生意识,也是延长生命的重要方式。

几天的等待、伤痛、恐惧和孤单,都会威胁伤者生命。专家表示,伤者寻找食物和水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不会继续受伤或触动建筑物再次倒塌。

    地震急救应急措施(三)

    地震后被埋者六法自救

    1.沉着镇定不惊慌,不急躁,树立生存信心。

    2.保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

    3.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

    4.尽量保存体力,敲击物体发出呼救信号。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

    5.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6.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补水作用

    二、踩踏事故已经成为我国需要面对的重大公共安全课题

    “如果是踩踏事故,叠在下面的人,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公共安全危机干预专家高锋说,在踩踏事故中,人人相叠可以垒到五六层。除了窒息而死,还有些遇难者是直接被踩死的。踩踏事故中,有些人肋骨直接被踩断。女士的高跟鞋,甚至可以直接踏进倒地者的胸腔、腹腔。

    楼道、隧道、建筑出入口等由宽阔地收窄的区域,也是踩踏事故重点防范区域。

    校园内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楼道里。体育场、电影院、演出场地也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区。

    如果人群变得特别密集,拥挤不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变越小,那么人们就得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机中,要加强防范。

事实上,根据多起踩踏事故总结的经验,踩踏事故发生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行进遇到阻力,比如成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楼道口,人流群集成拱形,导致前面的人容易摔倒,后面的容易被绊倒;再比如异向流群体集现象,来自不同方向的人流相互冲突、相互阻塞,导致拥挤、冲突和混乱;另外,人  流中有老弱病残,也容易造成局部极度拥堵,在这些情况下,都得引起警惕。

    一旦出现人流群集,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要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要注意保持平衡,可以双臂张开,重心向后,以抵挡来自后部的冲击力,并注意寻找支撑物,“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在拥挤的人群中,如果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骚动,就应该注意可能会发生事故,但一定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一旦突然发现前面有人摔倒了,就马上停下脚步,并告知后面的人不要靠近。如果要救人,一定不要弯腰施救,而应该侧身来救,并在力保自己不会被挤倒的情况下施救,否则自己也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一旦发生危险,如何疏散人群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在此情形下,公共安全专家都认为及时干预是最重要的。

在踩踏事故发生前后,公共管理部门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在重点部位一定要有人值守,疏通、控制人流。“这里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前快、中慢、后停,即前面的人快速跑步通过,中间的人慢行,后面的人要停下来等待,必要时,要采取人墙式人流阻挡方式。”

    人群聚集场所必须做好应急准备,制定出合理可靠地应急预案,确保具有充分的应急能力。

    踩踏自救:屈膝侧卧护好胸腹颈椎太阳穴

    自救才能保命?

    ●不慎倒地

    屈膝侧卧护住胸腹颈椎太阳穴

    若不幸被推倒,如何自救?“从已经发生的踩踏事故看,死者大多是因为腹腔、胸腔被踩伤致命。因腹腔、胸腔面积大,而腔内的心肝脾等器脏容易受压破裂导致严重内出血毙命。”因此,杨波建议,在拥挤中若不幸倒地,应双膝尽量前屈,侧躺在地,护住胸腔和腹腔。如有可能,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将身体蜷成球状。

    同时,应将双手十指交叉,两肘向前,护住颈后和双侧太阳穴等致命的脆弱部位。“这个动作灵活性很差,因此不一定要固定抱住颈部,哪个地方来压力,就要往哪里挡。”杨波说。

    ●陷入拥挤人群

    “拳击”姿势站稳护住胸腔

    拥挤踩踏事件主要发生在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等都隐藏着危险。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可能受到伤害。他指出,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更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免被推倒。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若己被裹挟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两腿分开,尽量让自己站稳,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双手握拳,双肘撑开平放胸前,这样可以抵住前面的挤压,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身体尽量朝拥挤方向的相反方向用力对抗。

    杨波还特别指出,拥挤中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用力往外挤,这样不仅大量耗费体力,还会使场面更加拥挤混乱。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提醒

    被挤后一周内排查内伤

    大规模人群拥挤甚至踩踏后,往往有一部分先跑出来的“幸运者”仅受轻伤,或感觉不到受伤症状。

    “并不能因为暂时没有症状就放松警惕!尤其是第一周至第一个月内,身体出现不舒服,都可能与这次踩踏有关系。”杨波特别指出,在拥挤压迫中有些人已经受伤了(可能是内伤),但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因此,经历过人群挤压后,最好请医生全面衡量一下,是否有骨骼脱位、颅脑损伤的情况。还可以做一下B超等辅助检查,查看是否有肝脾等内脏损伤、破裂,或有慢性脑出血等情况。

    ●不得不知

    人体四大致命点

    1.腹腔——肝脏、脾脏受压后容易破裂大出血,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尤其是原来有基础病如脾脏肿大的患者,外力压迫下,脾脏就更容易破碎。(标注点肝脏、脾脏)

    2.胸腔——胸腔虽然有肋骨保护,但遭挤压踩踏可能引起心脏摆动。而且,肋骨受压易折,骨折后很可能刺破心脏包膜,导致心脏大出血致死。(标注点心脏)

    3.颈部——颈部的枕骨大孔是颈部最薄弱的位置,遭踩踏挤压后,容易导致呼吸道窒息。

    4.太阳穴——头颅骨是头部最薄弱的位置,用力一踩即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