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课堂教学改革,而关于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有不少,有失败跌倒的,也有成功成名的,但成功成名的表现通常为学生热闹的讨论、大方的展示,以及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若按照思维教学的标准来做深究,则往往很多都经不起推敲。若真心要去打造所谓“生命狂欢”的课堂,只停留在形式的创新这一层面,恐怕是舍本求末。必须从实际面临的问题出发,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的理念。思维教学的理念对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改观确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试着把思维教学的可操作性要点总结为三点:即提供可供参与的有意义的情境,设置可供尝试的激发兴趣的问题以及培养自主的创造性思维。这里先谈谈第一点。
在很多学案教学的实际案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即把课本的内容转化为直接针对结论或结果的问题抛给学生,而学生往往是机械地在课本寻找答案,填满学案上的空白。而所谓的展示更像是一种表演。我们看到的是形式的热闹,内容的空洞,思维的空白,它只是变个方式来诵习代表事物的冷漠的符号(课本)。又或者设置了一些情境,但却是远离学生生活经验,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毫无联系的“假情境”,学生无法理解这样的情境的意义,也就无法真正参与其中,有的也只能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应付了事。
杜威在探讨思维问题时曾提出过五个思维的要素,其中第一个即“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首先,这一情境是有意义的。真正的适合思维教学的情境必须源于生活,与学生已有经验有关联的真实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知晓自己在做什么,明白探究的意义,从而激发求知的本性。也就是说,若脱离社会环境,所有的教育便失去了意义。没有了意义,教育就会变成“筋肉的训练” 而非思维的养成。
另外,这一情境应该是可供参与的情境。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还会设置一些高远的“假情境”,例如说,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会给出有关当前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的材料,若此情境材料的给予不是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出发,且与其已有的经验产生严重的断裂,在此基础上再设置诸如“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会怎么做?”之类的问题。这种安排必然是失败的,其症结在于材料给予和问题设置的“假大空”。若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感受民族的屈辱及国民的伤痛,情感上的升华会驱使学生自行去探究“为何会有领土的争端?对于此争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怎么看。”再设置“外交部发言人”这种角色扮演的问题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发共鸣,也就会有效的避免人云亦云,不明所以的重复已知的东西。因此,可供参与的情境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关,在情境中师生二人从事联合的活动,有师生共同的经验参与,且相互影响。
生命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思维,思维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条件,只提供标准化、公式化的冷漠的知识符号是无法激活思维,激发生命的。教师应该有一种慢的心境,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伴随这个生命共同体会思考的乐趣,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