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很多学校的新课堂教学改革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改革的核心终归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我们谈论学生的自主性,通常情况下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涉入。无意间,老子的“无为”给了我启迪,下面,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学生的“自主”。
老子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是“民”可以在自发的状态下,通过客体的“无为”,实现所谓的“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这里的“自化、自正”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即自我化育、自我端正。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道德自觉”或是“人性使然”。而正是这种“自觉”,才使得“无为”教育切实可行。然客体的“无为”讲究的是一种“太极式”的治理方式,要求客体“顺物而为、顺性而为、不多为、不妄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
我们在谈到北京十一中学时,总会对李希贵校长“开天辟地”式的教育改革赞叹不已。然在这条改革的路上,也曾布满荆棘。尤其是在对学生自主培养的问题上,十一学校也曾彷徨过。李希贵校长说,在早期之时,曾有很多人问起学校200多个社团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冲突。他说,学校不仅没有那么多的指导老师,而且还不允许设置专门的指导老师。这不仅是因为老师的工作量太大,而且一旦设置了专门的指导老师,社团的目标、活动等都得请示老师,这就与办社团的初衷相违背。李希贵校长认为,“社团应该是一种自发组织,学生要有自己的主意、要有自己的摩擦和碰撞”。这样,等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就会如鱼得水地解决很多问题。
从十一学校办社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某种程度上的“无为”,实则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了铺垫。反观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亚历山大”,更多是源自于一种“有为”的过度介入,这种“有为”的过度介入是对“人性”的轻视,无形中偏离了教育的主旨。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着“自化、自正”的能力,而“无为”的教化一定程度上要求对“有为”适当减少,主张给人性以充分信任与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将自身的主观意志“理所当然”的强加于学生身上,让其在“道德自觉”的状态下,配合适当的“有教”,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以“不教”教之,最后实现真正的“不教”。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开展的“目标任务书”的填写活动,就是顺应学生本性,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良好举措。
叶澜教授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来表述她的教育观。何为“生命自觉”?我觉得,就是指教育要使人走向自由、自主发展,使人在有限的世界中实现自我的生命自觉。真正地实现“生命自觉、自主发展”,我想一定的“无为而教”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