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一个从湘西边城走出来的文人,一生都坚持着“美即生命”的信仰,于是很自觉地,他便将此信仰完完全全地倾注在他的文字中,赋予了其小说无与伦比的美。
他的《边城》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充满着人性光辉的温情世界,洋溢着一股清新、质朴的气息。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意的山水,如世外桃源般清新质朴,不染尘埃。未经过多雕凿的自然山水:春草的发青,云雀的放歌,天真孩童快乐的嬉戏,黄昏时悠然而归的农人……是山城水乡里最真实最生动的美丽景象。边城的山水,养育了许多纯朴的善良人。爷爷,五十年如一日地为路人摆渡,精心为路人准备解暑解乏的山草药茶,却从不愿接受路人的一点馈赠。老马兵杨总兵、管船的龙头大哥顺顺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边城人们,当爷爷在雷雨夜过世之后,纷纷自发地从各处赶来为他料理丧事,给予翠翠最真诚贴心的关怀与帮助。这种美,原始而温暖,没有欺诈,没有恶意的伤害,没有丑陋、肮脏和尔虞我诈。发自真心的彼此关怀和照应,不需任何宣扬、鼓励,它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是长久以来积淀于人们精神之中的一种稳定的品质与习惯。
沈先生曾说过,《边城》是一座小房子,小巧精致,既经济而又不缺少空气和阳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现的却是一种永恒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没有深沉的思想,可是却能从中发现一种燃烧的热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永远倾心,对美好人性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昧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也许“边城”曾在二十年代的湘西真实存在过,也许没有。在那里,曾经存在过那样一个不染尘埃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曾经存在着游离于世俗利益之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存在过那样一个诗意般美好的桃花源…… 尽管现如今它已是一个早已消失的世界,却能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因为,即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边城的淳朴、美好仍是许多人心中难以舍弃的梦想,它仍然能够给予我们温暖的安慰。
断臂的维纳斯,可以激发世人无穷的想象;天各一方的牛郎织女,引发人们对美好的期盼。有些美,充满了缺陷。这一点,在《边城》中亦如此,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最终以爱人出走、亲人离世结尾,无疑给故事增添了一些悲情的色彩。而沈从文在故事的最后也没有一语道破,又使故事增加了深度和感染力。“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正是这样朦朦胧胧、若有若无的境界,已经超出了爱情本身,带着一种人性之美,却更能牵动人们的心。沈丛文的目的就是在于建筑一个美的精舍,然后借命运之手打破它,并不完全摧毁它,留下一段废墟让后人品味。凭借摧毁美来达到建造更高一层次的美,正是《边城》之美。这种纯朴之美、善良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在美与悲的色彩中,展现着人性的力量。
似乎是老船夫弯弯曲曲的“粗卤”调子往原本透亮的两颗心中掺了点浑水,当沈从文用笔把自己亲手塑造的一个个鲜美灵魂划入黑暗的覆灭时,白纸黑字上留下的,就不只是作者一个人的叹息。悲剧是一点点渗透成为悲剧的,正如城市里的现代文明一点点渗透进茶峒的流水,老实的湘西人民不自觉地抵制着被腐朽被侵蚀的命运。然而历史终究是万能的化学腐蚀剂,随着悲伤、麻木、忧愁一点点改变了小城的空气,一步步指向了翠翠的悲剧。
《边城》之美终于升华为悲剧之美,在扼腕叹息处令人肃然起敬。桃花源的理想代表消失了,不知是否还存在着新的桃源。
“后遂无问津者”是陶氏之悲,沈氏之悲,时代之悲。健壮的时代需要有人去不断寻找,不断思考;健康的社会不仅要有欣赏维纳斯的人,更应有“妄想”守住维纳斯的人。《边城》之美是歌颂,是追悼,是批判,是无奈,也是呼吁:让人们在欣赏现代文明之炫目时,隐隐感到桃花源中维纳斯的声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