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性试题编制尝试
曹 晶
2016年10月,国家考试中心发布了新高考评价体系,即“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这一体系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加综合性的要求。另外,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情境分析题的比重有所增加,比错项题更具难度。情境性试题虽然表达亲和,但要求学生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新的情境,主观性试题更是要运用情境化的语言来表述,实际上增加了判断的难度以及组织主观题答案的难度。加强情境性试题的开发与训练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习惯,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办法。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出以下四点情境性试题开发的原则:
1、提高情境材料与生活的关联性
从根本上讲,情境源于生活,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除了我们的身边生活和微小日常,应该也包括社会生活和宏大叙事,也就是大事小情都可以成为情境材料的来源,成为选取情境材料的现实生活依据。尤其是“大事”,应以情境材料为依托,展示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
如何提高情境材料与生活的关联性呢?比如《经济生活》中“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这一内容,距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较远,属于国家经济政策方面较为宏大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性试题:三段材料分别展示我市冬季的雾霾天气及人们的感受;我市某一曾经辉煌的知名企业因发展方式的问题名存实亡;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展示我省的现有优势。设置的问题如下:“结合生活实际及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雾霾的影响及成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知名企业的名存实亡反映出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写出一份关于我省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写一份面向广大市民的‘我为经济健康发展献力’的倡议书”。概括起来说,对于这种相对宏大叙事的内容可采用小切口、大主题的方法提高情境材料与生活的关联性。所谓小切口,即选取、设置学生最为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真正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来。所谓大主题,即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原则,通过材料的展示和问题的设置来发挥其导引性作用,逐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关注更为宏大的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2、把握情境材料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
熟知未必真知,当旧知识遇到新情境时,学生是否能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正是新高考评价体系中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而情境性试题的练习对于学生转化、活化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在知识应用中从熟知达到真知,拓展思维。而我们在选取和组织情境材料时把握好情境材料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能够更精准的提供给学生思考的路径,引导学生养成学科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准确把握情境材料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就要用学科知识引导情境材料的选择、组织和呈现,用情境材料综合学科知识的运用、拓展和深化,二者相互关联。例如围绕政府依法行政这一主题可选择的情境材料很多,但其重点知识主要涉及“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意义”、“政府如何依法行政”三个问题。在这一学科知识的引导下则可缩小范围,选取与生活相关度高,且明确指向学科知识的情境材料,例如可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小商贩不规范经营问题的处理方式”这一材料设置情境。另外,要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展和深化则可系统化、多角度呈现该情境材料,如可呈现小商贩占道经营、缺斤短两等不规范经营问题;城管执法人员静默列队式执法方式;对此执法方式民众、执法者和专家等人的不同意见。并通过设置如下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商贩不规范经营的影响?(结合自身生活,方便带入情境)你如何看待城管的静默式执法?(可引导学生结合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辩证看待该执法方式,并结合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给出具体的意见建议)这种系统性的情境呈现及问题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拓展和深化学科知识,培养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科素养。
3、突出情境问题设置的层次性、系统化和开放性
所谓层次性,即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给予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新情境的空间和可能。所谓系统化,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设置具有整合性的系统化问题串。对于“是什么”的问题可以按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路径设置问题,“为什么”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等不同领域,或者国家、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入手设置相关问题,对于“怎么做”也可从不同主体入手设置问题。用问题设置的系统化有推进思考的综合性。所谓开放性,即依照新高考评价体系对于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四翼考察要求,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或综合分析评价,或给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实际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对于“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实际操作中可选取“碎片化阅读”的相关材料,问题的设置可从调查学生实际入手,如“你平时接触信息的途径有哪些?你的阅读多为深度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在此基础上设置更为深入的探究问题,如“碎片化阅读给你带来了几多欢喜,几多忧”、“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的原因有哪些”、“面对碎片化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请你给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措施”,这几个问题分别围绕碎片化阅读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系统化问题展开。这种紧扣情境材料的具有层次性、系统化、开放性的问题设置,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对完整的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材料的方法和策略。
4、着重答案解析的情境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组织非选择试题答案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脱离情境材料,简单列举知识点,即只给出理论依据,缺少对情境材料的分析论证;二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自说自话,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只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问题本质,戳中问题要害。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情境化答案解析的训练,致使理论知识和材料解析出现毫不相干的“两张皮”现象。可见,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该注重答案解析情境化的练习。
例如,对于上面的“面对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这一问题的答案解析便可从国家、个人和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结合情境材料作答。从国家角度看,对于文化市场,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净化阅读环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们主动接受先进、健康文化的熏陶,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人们进行深度阅读提供环境保障。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提供深度好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个人的角度看,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碎片化的落后、腐朽文化的污染;提高修养,主动接触先进健康的经典文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等。总之,答案解析必须以学科知识为依托,以情境材料为背景,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情境中逐层分析论证,理论知识与情境材料两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