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园丁之家 > 个人创作 > 正文
高一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高一地理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王凤丽

319,我参加了本校地理组就《城市化》这部分内容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向高一张希亲老师和高二张晓云老师学到了许多教学技巧,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下面是我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想和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反思: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达到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的目的。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对张希亲老师同课异构的认识

1、用临汾30年前和现在的照片做对比导入新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城市化的动力与意义。通过展示学生生活在城市的变化和学生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切身体会,将《城市化》这一节内容与生活实例紧密结合,使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2.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程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3、教师激情飞扬,能很好的带动课堂气氛,使课堂活力十足。

二、对张晓云老师同课异构的认识

1、用深圳的发展历程导入课题,这与我的导入思路一致,因为深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30多万人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现在人口在千万人以上的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城市化的历程非常典型,以此作为导入既可以直观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的概念,又能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2、课堂内容充实有序,课堂进程的推进不紧不慢,重难点突出。课堂语言表述科学专业,有利于学生养成使用专业学科语言的习惯。

三、个人授课后的反思

教师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才能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1、尽管完成了授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可在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使得在“城市化中后期出现的问题”这样的难点分析时,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空间。

2、在本节课中,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对上海、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变化分析,让学生归纳整理出城市化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运用图表来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城市化三个阶段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对学生总结归纳、分析图表及专业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但是高一的学生学科素养还不足,导致课堂进程比预期的慢,造成课堂时间不足,归根结底是自己对学情判断不准确,没有做出合理的预设。

3、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大多以北京、上海、深圳这类城市为例,涉及到身边的地理案例不多,因此学生在体会城市化的相关内容时不是那么深刻。

针对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在课堂中,首先教师要有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和课堂。

2、在课堂的设计上,要更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要更慎重、更有效合理的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继续努力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并能用专业语言表述学科问题,将这些有效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逐渐使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虽然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更重要的是使我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有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