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园丁之家 > 个人创作 > 正文
历史教学中“知识本位”和“素养育人”的浅反思

王晓杰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原本可以向康有为、梁启超一样逃亡国外,结果却拒绝逃亡、从容就义。面对这个历史现象,很多孩子觉得谭嗣同真傻,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

这则关于“谭嗣同拒绝逃亡而引发的诸多学生非议”案例,引起了我对历史教学的一些反思。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课堂模式更多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授和学生被动吸收”状态。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不是聚焦在学生的德育,而是聚焦在智育。老师备课、讲课,围绕知识、解读知识,包括练习都是把重点放在掌握重难点知识,他们想方设法地化难为易,删繁就简,重点突出,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大容量“器皿”。在这个“器皿”中,他们只能不停地接收林林总总的知识,头脑中构建的知识网络如同一盘盘做好的“大烩菜”。

知识当然重要,但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超越知识的另一个维度就是思维能力。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何为求真?我想除了真知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就是 “真理”。

“真理”绝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这种素养和情怀的实现,正是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如何去践行,应基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本质上与我们当下提倡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叶小兵老师告诉我们:“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作为一线教师,在有所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有所行,努力的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