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忠
临汾城南,平阳桥西,迎宾大道与滨河西路交界处,有一座三源文化纪念园。该园是2008年10月临汾市人民政府为了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的。园内主体为三源文化纪念碑,纪念碑为四方形,分为三层:底部东西两面分别有“三源名城”的介绍和题字;中间是黄河壶口瀑布的造型,在奔腾的河水中,镶嵌着考古出土的陶器、钱币、玉器等;顶部为三本竖立的书籍造型,南北两侧书籍的封皮和封底上写着“三源文化纪念碑”;西侧的书脊上分别写着“人类文明之源”、“中华文明之源”、“三晋文明之源”。
三源文化体现了临汾区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人类文明之源”:襄汾丁村(10万年前),人类文明发源地。襄汾丁村遗址是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最重要的考古成果,是在临汾城郊西南30余公里处发现的。1953年,因修建临汾机场,当地农民在挖沙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引起了山西省文管部门的重视。1954年中国社科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丁村考古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进行了发掘。丁村遗址出土了动物化石、打制石器,三枚人类牙齿和一块少儿头骨化石等。地质年代距今10万年至26000年,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典型代表,填补了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和晚期的山顶洞人之间的文化缺环。在丁村遗址出土的三枚丁村人牙齿化石和小儿头顶骨,在古人类学的研究方面意义非凡,证明了临汾所在的汾河流域是中华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所发掘的多种石器尤其是形制独特,棱角锐利的丁村尖状器,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人类石器时代的瑰宝,说明丁村人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丁村文化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中华文明之源”:尧都临汾,5000年前中华文明发源地。主要指以陶寺遗址、尧庙、尧陵等为代表的尧文化。
陶寺遗址:临汾市区东南20余公里的襄汾陶寺遗址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这一结论是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行的“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由专家正式公布的。此消息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从1978年就已开始,通过近40年的辛勤工作,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由王宫、外郭城、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王族墓地、观象祭祀台、手工业作坊区、庶民居住区等构成,兴建与使用的时代为距今4300至4000年。
陶寺遗址还先后出土了最早的龙盘,最早的圭表,以及最早的文字。发掘研究认为,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实证。这说明起码在夏王朝建立之前,黄河中游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阶段,说明与之对应的尧时期已经进入了初级文明,已经有了一个更早的“中国”,这就把中国的文明史向前提早了300余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陶寺遗址发布会上介绍说,“陶寺遗址拥有文字和城市,也拥有可以表明等级制度的宫殿礼器,我们还证实了它存在的王权和都邑,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要素。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尧都正在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走出传说时代,逐渐向信史转变之中。”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说,“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历程中,作为帝尧陶唐氏遗存的陶寺文化,构成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由此可见产生于临汾陶寺的灿烂的尧文化为以后夏、商、周王朝的文明奠定了基础。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还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王的丰功伟绩。
尧陵:即帝尧陵,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在临汾市东北35千米郭行乡北郊村西隅,涝河北侧。涝河从北向南经陵前绕陵南泄,陵周土崖环抱,丘陵耸峙。尧陵陵丘高50米,周300米,为三皇五帝陵墓最大,封土堆古柏葱茂,世称“神林”。
尧陵前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据祠内金泰和二年(1202年)的一块碑文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驻跸于此拜谒尧陵。后来元代中统年间(1260-1264年)道人姜善信曾奉元世祖之命修筑尧陵。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时都对尧陵进行了重修。
2007年,临汾市和尧都区两级政府依据明代尧陵碑刻全貌图,对尧陵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复,完成了陵区一系列修缮工程。现在的尧陵拜谒区建筑系明代格局,清代建筑风格,现有赤龙壁、牌楼、唐尧桥、墓表、山门、戏台、看楼、牌坊、献殿、碑亭、碑廊、陵寝、雍熙堂、鼓楼、丹朱祠、娥英祠、昭明堂、钟楼、赤龙壁等景观。尧陵还遗传有葬尧、帝尧嫁女、教子丹朱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三晋文明之源”:侯马曲沃,3000年前三晋文明发源地。
中华尧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体系,晋文化与尧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系分支,它与南方地区的“楚文化”,分别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区域文化,这两大文化体系的碰撞融合成中华文化的主旋律。
从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晋国历史延续了600余年。晋国的都城在哪里,人们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晋国最初的都城在太原,因为太原有座晋祠。最近这些年来,根据考古发掘和对古文献的研究,虽然唐国的国都尚未找到并确认,但可以肯定不在太原,应在今尧都区、浮山、襄汾一带。自晋文公起至晋悼公,称霸中原数百年的晋国,其都城就位于临汾所辖的曲沃、侯马一带。
晋都曲沃:曲村天马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曲沃、翼城两县境内,是西周时期晋国的早期晋侯墓地,年代为距今2800至3000年。1963年、1979年至2001年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曲村天马遗址发现于1980年,又名“晋侯墓地遗址”,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80年代以来至今共发掘12次,包括居住遗址和墓葬(曲村的邦墓群,曲村东北的晋侯墓群)。
天马村在遗址东部,曲村在遗址西部。遗址范围包括天马、曲村、北赵、毛张四个自然村,总面积约为10.64平方公里,已揭露面积达2万平方米。该遗址中出土有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时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早期。是二十世纪我国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研究晋国历史和晋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北赵的晋侯墓地已发现9组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4座陪葬墓、数十座祭祀坑,并探明5座车马坑,出土有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随葬品,其中部分器物带有铭文,是西周断代研究的重要依据。
新近开馆的“曲村—天马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最令人震撼的是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陪葬车马坑,48乘陪葬战车排列成阵,100余匹战马形态各异,其考古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轰动国内外,向世人形象呈现了晋国的丧葬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晋都新田:山西侯马,晋国晚期都城。1952年,考古人在侯马发现了春秋战国时的古遗址,之后几年又发现凤城、牛村、平望3座古城。1960年至1964年,考古队多次发掘侯马的大型铸铜作坊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陶范,器型较多,纹饰丰富,个别范上有文字。学者们将侯马铸铜作坊遗址的产品称为“晋式铜器”。其出土地点遍布山西,并出现在河南、河北等地的晋国及韩、赵、魏三晋墓葬中。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收藏有成千上万件“晋式铜器”。1961年,这片遗址以“侯马晋国遗址”命名,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11月,为配合侯马发电厂的基建项目,在东西长70米、南北宽约55米的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发掘祭祀坑326个,其中42个坑内出土了书写朱书盟辞的玉石片1500余件,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侯马盟书”。这是继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商周时期铜器铭文、战国至汉代竹简以来,中国早期文字的又一重大发现。绝大多数盟书誓辞的主要内容是防止敌人“复入晋邦之地”,其中有一例写着“晋邦之中”,即晋国都城。
侯马新田是晋国晚期的都城,三家分晋就发生在凤城,晋国历史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