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心灵驿站 > 心育动态 > 正文
你的缺点,在于信息摄入太多而消化太少

对于大脑来说,新鲜的信息如甜点一样诱人。新信息带来细微而廉价的满足感。恰逢信息爆炸的时代,大脑们赶上了好时光。

从微博到豆瓣到到知乎到朋友圈,窗口层层打开,眼睛飞转,乐此不疲。小小的间隙,人们也会习惯性的抓起手机,看看最新消息。

人们似乎对信息有瘾,在信息摄取时难以自律。从“如家”看到“携程”,从“绑架案”转到“阴谋论”,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方方面面,直到头晕脑胀,才恍然想起自己忘带了的钱包。

正如人对糖的嗜好,人对信息的渴望有着古老的原因。每个人都顶着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不小心穿越到信息时代。

对于远古人来说,新信息意味生存机会:模仿他人种水稻,观察别人打一个结,学着驯化一只猫……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人生存的最大武器,人类因此进化出超强的好奇心。但古代能发掘的信息毕竟有限。

中世纪时,一本《圣经》要比爱马仕的包包奢侈得多。即使后来印刷术降低了书报的成本,人还是要前往一些特定的场所,比如大学和大型图书馆中,才能广泛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权成了工业时代的阶级分级的关键。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尽力占有信息是靠谱的生存策略。

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变得无比丰富。

2.6T的文件下载起来不需要太长时间,读起来则可能要花一辈子。曾经需要花钱购买的图片、音频、视频,如今却以免费的姿态,以夸张的标题抢夺人们的注意力。大大小小的屏幕环绕生活,竞争主人的注意力。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办公室白领上班时平均要开八个浏览器窗口,每三分钟就会走神一次。固然,网络的信息提供了无数学习的可能,从学做菜、到查历史,再到造出一颗原子弹。

但哪怕是想要借着网络学习的人,也很可能因为侧边栏的一个广告,不小心网购大半天。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70年代造出的词“信息过载”,成了今天的社会现实。

在我们的石器大脑中,注意力渺小得可怜。过量信息很容易淹没注意力,把人拖入混沌状态,无意识的摄入许多信息垃圾。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导流。

在阅读之前,先根据标题、来源、导言等,预估信息类别,比如明星娱乐、社会杂谈、朋友八卦等等。

更复杂一些,还可以有意的滞后阅读,从而在分类和阅读之间有时间间隔,平复新信息带来的猎奇情绪。其实仅仅是“分类”这个动作本身,就足以让人有意识的“俯瞰”信息,进而恢复对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

人的“分类”意识并不一定总是奏效。在信息洪流面前,人有时会陷入持续性的无意识阅读状态。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有必要及时“熔断”。

在上网查资料之前,可以定一个一小时的闹钟,以防一坐就是一下午。

网购时觉得口渴,就立即起来去喝水,再顺便到楼下散个步。

躺在床上刷朋友圈到头晕,可以急速深呼吸,迅速站起来做伸展。

注意力就好像身上的任何肌肉,在重复工作下很难恢复,陷入循环式的疲劳。用于打破循环的“断点”有很多种:既定的工作安排、闹钟之类的外部信号、口渴之类的身体信号。一旦人能用“断点”来恢复注意力,那“信息过载”的持续时间将大为缩短。

有意的提高阅读难度,也能降低“信息过载”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信息流带来一种联接世界的安全感,带来一种持续学习的假象。

但如果在获取信息时感到舒适,那无疑已经是“信息过载”的前兆。在把信息转化成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有意识解构和重构的轻微痛苦。过于舒适的阅读体验,意味着阅读材料不关键,或者缺乏学习价值。这就好像练习肌肉时,如果能轻易举起小哑铃,将毫无锻炼效果。

把“日本偶像下海”和“孔飞龙谈近代中国”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前一篇给人的“春风化雨”之感,正是信息质量低下的一个标志。

在避免“信息过载”的同时,还应该牢记,获取信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阅读杂乱无章的外部信息,把它们内化成有组织的内部知识。阅读之后检查成果。

如果回忆起来的是毫无联系的信息碎片,那么阅读成效很差。如果回忆起来的是脉络清楚、环环相扣的知识面,那么就是有效阅读。

摄入信息的总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摄入信息中的有序度。我觉得一些阅读原则有助于知识猎取。密集的阅读同一主题,能更容易的从信息中发现逻辑。限定阅读范围,摄入信息就不会太过松散。循序渐进,从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读起,更容易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让知识提炼过程变得简单。

上面的措施,分类、断点、制造难度、有序度检验,一定程度上说都是防御性的。毕竟,信息凶猛。

在如今这个工作和学习极度依赖信息互联的时代,扔掉电子产品或者拔掉网线已经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有虚拟现实等技术,带来更加汹涌的信息流。时代变迁固然会带来时代病,但变革也带来新的可能。

被动防御之外,还存在着主动进攻的机会。比如说,借着丰富的信息,一个人可以在多个项目间切换,让注意力保持新鲜,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公开课程、知识共享、社区化学习等信息引导项目,也在网络上实现。

但愿在不久的未来,“信息过载”不再让人困扰。

对于大脑来说,新鲜的信息如甜点一样诱人。新信息带来细微而廉价的满足感。恰逢信息爆炸的时代,大脑们赶上了好时光。

从微博到豆瓣到到知乎到朋友圈,窗口层层打开,眼睛飞转,乐此不疲。小小的间隙,人们也会习惯性的抓起手机,看看最新消息。

人们似乎对信息有瘾,在信息摄取时难以自律。从“如家”看到“携程”,从“绑架案”转到“阴谋论”,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方方面面,直到头晕脑胀,才恍然想起自己忘带了的钱包。

正如人对糖的嗜好,人对信息的渴望有着古老的原因。每个人都顶着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不小心穿越到信息时代。

对于远古人来说,新信息意味生存机会:模仿他人种水稻,观察别人打一个结,学着驯化一只猫……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人生存的最大武器,人类因此进化出超强的好奇心。但古代能发掘的信息毕竟有限。

中世纪时,一本《圣经》要比爱马仕的包包奢侈得多。即使后来印刷术降低了书报的成本,人还是要前往一些特定的场所,比如大学和大型图书馆中,才能广泛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权成了工业时代的阶级分级的关键。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尽力占有信息是靠谱的生存策略。

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变得无比丰富。

2.6T的文件下载起来不需要太长时间,读起来则可能要花一辈子。曾经需要花钱购买的图片、音频、视频,如今却以免费的姿态,以夸张的标题抢夺人们的注意力。大大小小的屏幕环绕生活,竞争主人的注意力。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办公室白领上班时平均要开八个浏览器窗口,每三分钟就会走神一次。固然,网络的信息提供了无数学习的可能,从学做菜、到查历史,再到造出一颗原子弹。

但哪怕是想要借着网络学习的人,也很可能因为侧边栏的一个广告,不小心网购大半天。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70年代造出的词“信息过载”,成了今天的社会现实。

在我们的石器大脑中,注意力渺小得可怜。过量信息很容易淹没注意力,把人拖入混沌状态,无意识的摄入许多信息垃圾。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导流。

在阅读之前,先根据标题、来源、导言等,预估信息类别,比如明星娱乐、社会杂谈、朋友八卦等等。

更复杂一些,还可以有意的滞后阅读,从而在分类和阅读之间有时间间隔,平复新信息带来的猎奇情绪。其实仅仅是“分类”这个动作本身,就足以让人有意识的“俯瞰”信息,进而恢复对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

人的“分类”意识并不一定总是奏效。在信息洪流面前,人有时会陷入持续性的无意识阅读状态。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有必要及时“熔断”。

在上网查资料之前,可以定一个一小时的闹钟,以防一坐就是一下午。

网购时觉得口渴,就立即起来去喝水,再顺便到楼下散个步。

躺在床上刷朋友圈到头晕,可以急速深呼吸,迅速站起来做伸展。

注意力就好像身上的任何肌肉,在重复工作下很难恢复,陷入循环式的疲劳。用于打破循环的“断点”有很多种:既定的工作安排、闹钟之类的外部信号、口渴之类的身体信号。一旦人能用“断点”来恢复注意力,那“信息过载”的持续时间将大为缩短。

有意的提高阅读难度,也能降低“信息过载”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信息流带来一种联接世界的安全感,带来一种持续学习的假象。

但如果在获取信息时感到舒适,那无疑已经是“信息过载”的前兆。在把信息转化成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有意识解构和重构的轻微痛苦。过于舒适的阅读体验,意味着阅读材料不关键,或者缺乏学习价值。这就好像练习肌肉时,如果能轻易举起小哑铃,将毫无锻炼效果。

把“日本偶像下海”和“孔飞龙谈近代中国”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前一篇给人的“春风化雨”之感,正是信息质量低下的一个标志。

在避免“信息过载”的同时,还应该牢记,获取信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阅读杂乱无章的外部信息,把它们内化成有组织的内部知识。阅读之后检查成果。

如果回忆起来的是毫无联系的信息碎片,那么阅读成效很差。如果回忆起来的是脉络清楚、环环相扣的知识面,那么就是有效阅读。

摄入信息的总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摄入信息中的有序度。我觉得一些阅读原则有助于知识猎取。密集的阅读同一主题,能更容易的从信息中发现逻辑。限定阅读范围,摄入信息就不会太过松散。循序渐进,从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读起,更容易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让知识提炼过程变得简单。

上面的措施,分类、断点、制造难度、有序度检验,一定程度上说都是防御性的。毕竟,信息凶猛。

在如今这个工作和学习极度依赖信息互联的时代,扔掉电子产品或者拔掉网线已经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有虚拟现实等技术,带来更加汹涌的信息流。时代变迁固然会带来时代病,但变革也带来新的可能。

被动防御之外,还存在着主动进攻的机会。比如说,借着丰富的信息,一个人可以在多个项目间切换,让注意力保持新鲜,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公开课程、知识共享、社区化学习等信息引导项目,也在网络上实现。

但愿在不久的未来,“信息过载”不再让人困扰。对于大脑来说,新鲜的信息如甜点一样诱人。新信息带来细微而廉价的满足感。恰逢信息爆炸的时代,大脑们赶上了好时光。

从微博到豆瓣到到知乎到朋友圈,窗口层层打开,眼睛飞转,乐此不疲。小小的间隙,人们也会习惯性的抓起手机,看看最新消息。

人们似乎对信息有瘾,在信息摄取时难以自律。从“如家”看到“携程”,从“绑架案”转到“阴谋论”,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方方面面,直到头晕脑胀,才恍然想起自己忘带了的钱包。

正如人对糖的嗜好,人对信息的渴望有着古老的原因。每个人都顶着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不小心穿越到信息时代。

对于远古人来说,新信息意味生存机会:模仿他人种水稻,观察别人打一个结,学着驯化一只猫……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人生存的最大武器,人类因此进化出超强的好奇心。但古代能发掘的信息毕竟有限。

中世纪时,一本《圣经》要比爱马仕的包包奢侈得多。即使后来印刷术降低了书报的成本,人还是要前往一些特定的场所,比如大学和大型图书馆中,才能广泛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权成了工业时代的阶级分级的关键。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尽力占有信息是靠谱的生存策略。

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变得无比丰富。

2.6T的文件下载起来不需要太长时间,读起来则可能要花一辈子。曾经需要花钱购买的图片、音频、视频,如今却以免费的姿态,以夸张的标题抢夺人们的注意力。大大小小的屏幕环绕生活,竞争主人的注意力。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办公室白领上班时平均要开八个浏览器窗口,每三分钟就会走神一次。固然,网络的信息提供了无数学习的可能,从学做菜、到查历史,再到造出一颗原子弹。

但哪怕是想要借着网络学习的人,也很可能因为侧边栏的一个广告,不小心网购大半天。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70年代造出的词“信息过载”,成了今天的社会现实。

在我们的石器大脑中,注意力渺小得可怜。过量信息很容易淹没注意力,把人拖入混沌状态,无意识的摄入许多信息垃圾。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导流。

在阅读之前,先根据标题、来源、导言等,预估信息类别,比如明星娱乐、社会杂谈、朋友八卦等等。

更复杂一些,还可以有意的滞后阅读,从而在分类和阅读之间有时间间隔,平复新信息带来的猎奇情绪。其实仅仅是“分类”这个动作本身,就足以让人有意识的“俯瞰”信息,进而恢复对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

人的“分类”意识并不一定总是奏效。在信息洪流面前,人有时会陷入持续性的无意识阅读状态。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有必要及时“熔断”。

在上网查资料之前,可以定一个一小时的闹钟,以防一坐就是一下午。

网购时觉得口渴,就立即起来去喝水,再顺便到楼下散个步。

躺在床上刷朋友圈到头晕,可以急速深呼吸,迅速站起来做伸展。

注意力就好像身上的任何肌肉,在重复工作下很难恢复,陷入循环式的疲劳。用于打破循环的“断点”有很多种:既定的工作安排、闹钟之类的外部信号、口渴之类的身体信号。一旦人能用“断点”来恢复注意力,那“信息过载”的持续时间将大为缩短。

有意的提高阅读难度,也能降低“信息过载”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信息流带来一种联接世界的安全感,带来一种持续学习的假象。

但如果在获取信息时感到舒适,那无疑已经是“信息过载”的前兆。在把信息转化成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有意识解构和重构的轻微痛苦。过于舒适的阅读体验,意味着阅读材料不关键,或者缺乏学习价值。这就好像练习肌肉时,如果能轻易举起小哑铃,将毫无锻炼效果。

把“日本偶像下海”和“孔飞龙谈近代中国”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前一篇给人的“春风化雨”之感,正是信息质量低下的一个标志。

在避免“信息过载”的同时,还应该牢记,获取信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阅读杂乱无章的外部信息,把它们内化成有组织的内部知识。阅读之后检查成果。

如果回忆起来的是毫无联系的信息碎片,那么阅读成效很差。如果回忆起来的是脉络清楚、环环相扣的知识面,那么就是有效阅读。

摄入信息的总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摄入信息中的有序度。我觉得一些阅读原则有助于知识猎取。密集的阅读同一主题,能更容易的从信息中发现逻辑。限定阅读范围,摄入信息就不会太过松散。循序渐进,从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读起,更容易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让知识提炼过程变得简单。

上面的措施,分类、断点、制造难度、有序度检验,一定程度上说都是防御性的。毕竟,信息凶猛。

在如今这个工作和学习极度依赖信息互联的时代,扔掉电子产品或者拔掉网线已经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有虚拟现实等技术,带来更加汹涌的信息流。时代变迁固然会带来时代病,但变革也带来新的可能。

被动防御之外,还存在着主动进攻的机会。比如说,借着丰富的信息,一个人可以在多个项目间切换,让注意力保持新鲜,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公开课程、知识共享、社区化学习等信息引导项目,也在网络上实现。

但愿在不久的未来,“信息过载”不再让人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