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健康 关注心灵成长
——2019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假期,是学生休息调整的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个假期大有学问。放假以后,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紧张心情得不到缓解,有些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关爱,缺少与同龄人交流、玩耍的机会……这样,假期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期。面对“假期心理综合征”,心理老师有话说。
一、 心理健康篇
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外在安全,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在心理变化。孩子期末成绩不理想,家长不要一味地责备、奚落,这种做法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想对策,帮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更不要盲目补课,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1.首先家长的情绪要稳定。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的焦虑也会使孩子更焦虑,因此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家长情绪的稳定与平常心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与前提。
2.体谅孩子,给孩子放松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关心和疼爱。理解孩子的心情,给予其逐步调整学习状态的时间,切忌急躁焦虑。
3.给孩子留下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尤其高中的学生,他们有太大的压力。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不擅入他们的房间,也不随意闯入他们内心的心灵空间。
4.接受孩子的现状,降低期望值,并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是否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消极的负面影响。
5.每当孩子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多与孩子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6.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达成共识。如果家长的观点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7.做旁观者,在学业的整体规划方面、走哪条路、如何选择、大事的取舍方面,发表意见,供孩子参考。
8.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经理人。家长要学会聆听,提出建议而不插手干预,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感觉更轻松。
二、 亲子沟通篇
假期是一个很适合和孩子亲近的时间,抓住最佳“沟通期”,家长尽量不要把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到亲子交往中,那会妨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注意多给孩子积极的反馈信息。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的就说个没完,而我想说的他们却心不在焉。”其实孩子有许多事情、感受很想跟父母说的。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认真听或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那么,家长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言语要切合实际,合情合理。父母与孩子交流时要实事求是,不能跟着感觉走,随着性子来。比如,批评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不应这样说:“笨蛋,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为什么还不改?”这就是夸大其词,于事无补。
2.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当孩子有了某种过错或不良行为时,家长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教育。孩子吃饭时、上学前、就寝前、熟睡中、与同伴一起玩或亲友在场时,都不宜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和身心健康。
3.对孩子不要过于唠叨。爱唠叨是做母亲的常见病。可是许多家长并不承认自己唠叨,说:“我是常提醒他,嘱咐他。”唠叨和经常提醒是有很大区别的。提醒,是抱有信任、友善、尊重的态度,是就当前一件较重要的事情进行说明、强调,而唠叨则是不耐烦的指责和嗔怪,常常是转移话题,由一件事情扯到其他事情,数落一堆旧账,其后果是污染了家庭温馨祥和的气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 科学上网篇
上网已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必需,很多孩子计划着如何度过自己的“网络假期”,家长却如临大敌,假期里怎样才能规范孩子上网呢?
1.家长需要对孩子的网络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加强对孩子上网动机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哪些内容会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怎样才能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有益信息。
2.家长还要指导孩子注意网络安全,网络交友要谨慎,玩游戏要适可而止等。对于有网瘾的孩子,家长可以用别的活动安排来转移其视线,如带孩子外出、进行体育锻炼等。
如果孩子是网络依赖者或者有网瘾,作为家长,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干预通常有下面四种方式:
1.渐进式干预。对孩子上网不应一味地横加指责与禁止,而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心、理解与安慰。经常跟孩子讨论并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满足孩子对爱与尊重的渴求,从而减少他们上网的欲望。
2.选择式干预。引导孩子在网上趋利避害,对于孩子上网寻求健康或有益的内容,家长应该予以指导与支持;对孩子上网时间过长或常上不健康的网站,家长应进行引导与制止。这种心理干预是很容易让青少年接受的,也不会诱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3.转移式干预。家长可帮孩子转移注意力。在假期多带孩子到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健康的公共场所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科普、文学、艺术等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孩子外出旅行等等,让孩子们在科学、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到乐趣。
4.演化式干预。我国中小学青春期教育严重滞后,有些青少年对性无知而又充满好奇,又得不到及时的和正确的相关知识,就会把目光转向黄色网站。家长如果对孩子进行正常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就可以消除孩子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意识,不再去接触黄色网站。
四、 挫折教育篇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顺利少一些挫折。可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对当今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能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于挫折而不能自拔,则会丧失自信心,产生焦虑、自卑情绪等。
1.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一旦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父母应接纳孩子的倾诉和宣泄,让他们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痛苦,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安慰和鼓励,通过释放达到心理平衡。
2.家庭中不要拒绝负面教育。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必然会接触到一些阴暗、负面的东西,会使孩子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情绪或者失望感。父母要通过负面教育,帮助孩子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和对待问题。
3.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失败后,家长要帮助、引导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失败为下一次的拼搏提供借鉴。
4.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家长不一定非要强迫孩子达到他力所不能及的目的,不能重“知”轻“德”。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场所,家庭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应该检讨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庭,愿天下父母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和睦的家庭。
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2019年1月
附:鉴于很多学生和家长让我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和家长看的心理健康方面、家庭教育方面或心理学知识普及类的书籍,经过筛选,以下书籍可供参考:
书 名 |
作 者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尹建莉 |
《为何家会伤人》 |
武志红 |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
简·尼尔森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
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
《心理学与生活》 |
菲利普·津巴多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海姆·G.吉诺特 |
《做最好的家长》 |
李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