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郝秀
“国风”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美,这种美很独特,它可柔亦可刚,但无论如何,它都会让人沉醉其中。
我认为“国风”不是盲目地自负,也不是抵制一切外来文化,而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我们的责任,便是对绵延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因而,很长时间以来,古人都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再到今时,前不久冬奥会上的折柳寄情环节,不仅承载着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体现了温柔委婉的国风之美。
一支吸吮着浓墨的毛笔,一张浸润山水的宣纸,任墨在宣纸上慢慢绽开,并向四周晕染,如同入水之石,激起几抹惊艳。抬手落笔,寥寥几下,文人雅士的闲趣高雅便被勾勒成型。一副浓墨山水画就在这笔墨纸砚的勾连中,尽显国风之美。
古时,边塞战士们穿着黄金铠甲,手持兵器,在战场上策马奔腾,奋勇杀敌;今日,在国防边境,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顶着严寒,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岗位。这都是刚劲有力的国风之美。
国风融入中华文化之间,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到旋律。国风之韵者,中华之韵也。弘扬国风,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多多朗诵古人诗词,品味古人留下的瑰宝,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国风”在更好的宣扬中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