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班 遆双源
翻开肖复兴的《正是橙黄橘绿时》,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浸润的世界。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有的只是细碎的生活片段和质朴的情感流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常在学业与生活的夹缝中奔波,而这本书却让我学会停下脚步,去发现那些曾被忽视的温暖与诗意。
书中的每个故事在时光的浸润中更添一份温馨。最让我难忘的是《大年夜》里理发师与陌生姑娘的温情互动:除夕夜,理发师本已准备关店回家,却为了赶着见男友家长的姑娘重新拿起剪刀;而理完发后,姑娘主动开车送理发师去火车站,让善意形成了一次温暖的闭环。这样的情节让我想到,生活中的感动往往藏匿于不经意的细节中——或许是一句问候,一次让步,又或是陌生人之间的默契关怀。书中还有梁太太的“绉纱馄饨”,皮薄如纱、馅料饱满,承载着母亲对远行女儿的牵挂。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总在生活的琐碎中默默付出,只希望我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肖复兴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将最普通的场景镀上诗意。他写无锡街头卖草莓的小姑娘,草莓“像红珍珠”,四十年后回忆起来仍唇齿生香;他写修车铺女孩认真修理一把旧锁,汗珠从额角滑落,却坚持不换新锁只为替顾客省钱 。这些画面让我意识到,生活的诗意并不需要远方,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里。书中反复提及苏轼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不仅是书名,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身处“苟且”,也能在柴米油盐中结出果实。正如他在疫情时期的新作中写道:“生活的美好未必轰轰烈烈,一顿家常菜、一本小书、一段音乐,都足以点亮平凡的日子。”
肖复兴的散文语言朴实,却饱含力量。他写菜贩保存顾客遗忘的丝瓜,只因“信任像脚上的泡,走的日子多了自然长出来”;他写美国女人连续50年与父母拍全家福,用照片对抗时间的残酷 。这些故事没有说教,却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如何用真诚对待每一段关系、每一个瞬间。作为高中生,我常为未来焦虑,而这本书教会我“珍惜手边的光阴”。学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
《正是橙黄橘绿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名著”,却是一本能让心灵沉淀的书。它让我看到,生活的丰盈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情感的沉淀与心灵的觉察。肖复兴用他的笔,让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找回感知幸福的能力。这本书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看似平常的生活,但它真正写出了对生活的独立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精神追求以及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这本书治愈感满满,每个故事都像暖阳般抚慰心灵,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书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还有人与自然的深情互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共鸣。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本书是一个提醒,带人回归生活的本真,找回那些生命的美好。书中通过文字感怀故人亲友,描绘人间烟火,注释了生活中的智慧,治愈了焦虑不安的心,就像心灵的一剂良药,治愈我们受伤的心灵,温暖地照耀着我们,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