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之窗 > 才艺舞台 > 正文
高一军训:成长进行时(十三)

迷彩映夏末,意志铸青春

428 班 吴子馨

九天的军训如白驹过隙,却是夏末最深刻的印记。当清晨的哨声刺破睡意,当烈日把迷彩服浸出盐渍,我才真正明白:军训不仅是对身体的锤炼,更是对意志的打磨。

苏轼曾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站军姿便是军训给我的第一课。十分钟、三十分钟,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脑海中不断生出放弃的念头。可看着身边同学挺拔的身影,听着教官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的鼓励,我们终究咬牙坚持了下来。原来 “坚持” 从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在快要撑不住时,多扛一秒的勇气。站军姿磨硬了我们的意志,烈日下的每一次坚持,都成了青春里最酷的印记。

队列训练则让我更深懂团结的意义。一开始,队伍像一盘散沙,齐步声杂乱如麻。我们反复校准摆臂高度、调整步幅大小,一遍又一遍磨合。直到最后汇演时,整支队伍步伐整齐划一,赢得了教官和老师的点头认可。我忽然懂得: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什么,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奋进,才最有力量 —— 这正是 “团结就是力量” 的真谛。

军训的日子里,也藏着许多细碎的温暖。休息时同学递来的一瓶凉水,训练失误时教官耐心的指导,夜晚拉歌时大家此起彼伏的笑声…… 这些瞬间像夏日里的凉风,悄悄驱散了训练的疲惫,让严厉的时光多了几分柔软。

为期九天的军训生活,最终在雨中略带伤感地落下帷幕。当教官转身离去时,我们才发觉,原本对教官的几分畏惧,不知何时已变成了满心的感恩与钦佩,离别时的不舍格外浓郁。九天里的点点滴滴,都浸透着教官的用心:小到立正时手指并拢的细节,大到队列行进的整体整齐,他始终耐心教导。这九天的军训,有欢笑也有泪水 —— 我们曾在烈日下悄悄抱怨,曾在阴雨中暗自惆怅,却也在每一个细碎瞬间里,尝出了成长的苦涩与甜蜜。

愿我带着这份淬火成钢的意志、并肩作战的温情、直面挑战的勇气,在未来三年里,以笔为剑,以梦为马,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阴雨里的标兵印记

438 班 孔雨涵

八月的风带着初秋的微凉,一场为期数日的高一军训,在连绵的阴雨中落下帷幕。回首这段时光,正步的铿锵、稍息立正的利落、跑步时的整齐步伐,不只是动作的重复,更在我心底刻下了成长的印记。而作为小排头、斩获标兵奖的经历,让这份 “苦与累” 交织的日子,最终酿成了满溢心间的甜。

军训的日常,是与细节的反复较劲。练习稍息立正时,教官要求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外分约六十度”,起初我总因站不稳悄悄晃动,直到把膝盖绷直、小腹微收,才找到身体的平衡点;正步训练更像一场 “自我挑战”—— 踢腿要够高、落地要够稳,摆臂得与步伐精准配合,每一次重复都让小腿发酸、手臂发麻。作为小排头,我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要自己做得标准,还要用余光留意身后同学的节奏,偶尔发现有人步伐偏差,便悄悄调整自己的速度,带动整个队伍保持整齐。这份 “领头” 的压力,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让我在坚持中慢慢学会了担当。

阴雨天气成了军训里意外的 “小插曲”。乌云低垂时,我们在操场一角继续练动作;雨滴落下时,依旧挺胸站在雨里,任凭微凉的雨丝拂过脸颊,脚步声、口号声却从没减弱。有次跑步训练恰逢细雨,地面有些湿滑,我心里难免紧张,生怕自己作为排头出错。可听到身后同学整齐的脚步声,感受到大家并肩向前的力量,我握紧拳头,稳稳迈出每一步。雨水模糊了视线,却让 “团结” 二字变得格外清晰 —— 原来,集体的力量能驱散所有不安。

当教官念出 “标兵奖” 名单,念到我名字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教官一次次耐心纠正动作的指导,是同学无声配合的支持,更是我无数次克服惰性、咬牙坚持的结果。领奖时,我攥着手中的奖状忽然明白:军训的 “苦”,是肌肉酸痛的考验;军训的 “累”,是意志与惰性的对抗;而军训的 “甜”,藏在动作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里,藏在队伍从零散到整齐的进步里,更藏在自己突破自我、收获认可的成就感里。

如今,军训的哨声已然远去,但阴雨中那抹整齐的队列、标兵奖状留存的温度,仍在我心中发烫。它让我懂得,成长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军训遇上阴雨;可只要有坚持的勇气、担当的自觉、团结的力量,就能在 “苦与累” 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份来自军训的馈赠,终将成为我高中旅程里,最珍贵的起点印记。

那抹迷彩绿的成长馈赠

429班 刘佳馨

阳光炙烈,蝉鸣鼓噪。当一抹抹新鲜的迷彩绿汇入操场,我们的高中生涯,便在一声声嘹亮的口令中,拉开了淬火般的序幕。这段被汗水反复浸透的时光,最终凝结成我胸前这张沉甸甸的 “军训标兵” 证书。它于我,并非终点处的奖赏,而是一路跋涉的见证,记录着意志与骄阳的对抗,记录着个体融入集体的共鸣。

最初的记忆,是汗水划过脸颊的痒,是军姿站立时腰背的酸楚。烈日企图瓦解每个人的意志,操场上的热浪扭曲着视线。我也曾无数次在心里默数,期盼休息的哨音。然而,当我目光扫过身旁,看到的是同学们紧抿的嘴唇和湿透的后背;听到的是教官同样沙哑却依旧铿锵的指令。一种莫名的力量在心中滋生 —— 是集体荣誉感,更是一份不愿服输的倔强。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成长,就藏在那 “再坚持一分钟” 的咬牙支撑里。当踢正步的队伍从纷乱到整齐划一,踏出雷霆般的声响,那种由内而外的成就感,远比片刻的荫凉来得酣畅淋漓。这汗水浇灌的,是名为 “坚持” 的根系。

纪律的意义,最初于我而言是一道生硬的框线。它规范着转体的朝向、鞋跟的位置,甚至每一次摆臂的角度。在烈日下重复着枯燥的动作,我曾暗自思忖:这些近乎苛刻的细节,究竟意义何在?然而,当散乱的步伐逐渐汇成同一个节奏,当参差不齐的转身最终划出统一的弧度,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悄然击中了我。原来,绝对的纪律所铸造的并非束缚,而是一种深沉的力量。它像一把刻刀,削去了我们散漫的棱角,雕琢出挺拔的集体轮廓。作为标兵,我更深知这份纪律的重量,它于我,是一种 “以身作则” 的担当。这身迷彩服教会我的,是对规则的敬畏,是将个人融入集体的深刻理解。

最温暖的收获,莫过于 “我们” 这个词的分量。“一人犯错,全员受罚” 曾让我们抱怨,但共同承担的压力,反而以最快的速度熔化了彼此间的陌生。训练时,一个默契的眼神,一句小声的提醒;休息时,传递的一瓶清水,一声真诚的鼓励。拉歌比赛中,我们声嘶力竭,喉咙沙哑,只为共同的荣誉而战。我努力帮助同学纠正动作,也从大家的支持中汲取力量。那一刻,我恍然领悟,个人的优秀固然闪光,但唯有融入集体,才能汇聚成磅礴的山河。

如今,军训的哨声已然远去,但那份迷彩绿的印记已深入血液。它馈赠于我坚韧的意志、严明的纪律性与深厚的团队精神。这枚 “标兵” 的荣誉,是一个圆满的句点,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提醒我,往后的学习之路,亦如一场漫长的军训,必有酷暑与艰难。我将带着这份淬炼过的勇气与信念,不负骄阳,不负青春,在人生的操场上,永远昂首挺胸,踏步前行。那抹迷彩绿,将成为我青春画卷中最厚重、最鲜亮的底色。